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双眼几乎无时无刻不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因此,保护好眼睛、维持视力变得至关重要。饮食调整、防范外部因素是保护眼睛的一环,但更为关键的,是持续的“目宜常运”,即眼睛需要进行适量的运动,以保持其周围的血液循环,预防眼疾。
眼药水看似可以暂时缓解眼睛干涩与疲劳,但它们并非长期有效的解决方案。真正省钱又高效的护眼方法,是进行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部周围的穴位,眼保健操能促进眼部气血流通,调节眼部与头部的血液循环,有效缓解眼疲劳。
以下是一些能帮助改善视力和眼周循环的穴位按摩技巧。这些方法简单易行,适合日常使用,尤其适合长时间面对电脑、手机的“打工人”。
首先,天应穴位于左右眉头下面的上眶角处。按摩时,以左右大拇指螺纹面接触此穴位,其他四指弯曲形成弓状,支在前额。按摩面不宜过大,以1-3分钟为宜,能有效缓解长时间用眼后的疲劳感。
晴明穴位于内眼角斜上方,眼眶骨边缘凹陷处。按摩时,以左手或右手大拇指按压鼻根部,先向下按压后向上挤,按摩1-3分钟。此法有助于接受膀胱经的气血,使眼睛明亮。
四白穴位于双眼平视前方时,眼眶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处。通过左右食指中指并拢,靠在鼻翼两侧,食指放在穴位上,放下中指,按摩1-3分钟,能预防近视和黑眼圈。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一指宽处的凹陷处。按摩时,左右大拇指按住穴位,其他四指握拳,食指轮刮眼眶上下一圈,持续1-3分钟,能缓解头部紧张与疼痛,提升视觉能力。
攒竹穴位于面部,眉头内端凹陷中,内眼眶垂直正上方。双手大拇指指腹由下往上按压穴位,每次左右各(或双侧同时)按摩1-3分钟,能吸热生气,解除疲劳。
鱼腰穴位于瞳孔直上,眉毛中间处。用指间关节顶压穴位1分钟,左右交替按摩,能解除眼部疲劳和面部神经麻痹。
丝竹空穴位于面部,眉梢凹陷处。拇指指腹向内揉按两边穴位,有酸胀痛感。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左右各揉按1-3分钟,能疏风清热,明目安神。
承泣穴位于瞳孔直下方,眼球与下眼眶边缘之间。双手食指伸直,以食指指腹揉按左右穴位,每次1-3分钟,此穴对眼疾有特别的缓解作用,能解除眼部疲劳、迎风流泪和眼袋。
通过定期对这些穴位进行按摩,不仅能有效缓解眼疲劳、提升视力,还能促进眼部健康,让双眼焕发明亮光彩。在繁忙的工作与生活中,给自己留出短暂的休息时间,运用这些简单易行的护眼技巧,为双眼提供全面的关怀与保护。2024-08-12
眼药水看似可以暂时缓解眼睛干涩与疲劳,但它们并非长期有效的解决方案。真正省钱又高效的护眼方法,是进行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部周围的穴位,眼保健操能促进眼部气血流通,调节眼部与头部的血液循环,有效缓解眼疲劳。
以下是一些能帮助改善视力和眼周循环的穴位按摩技巧。这些方法简单易行,适合日常使用,尤其适合长时间面对电脑、手机的“打工人”。
首先,天应穴位于左右眉头下面的上眶角处。按摩时,以左右大拇指螺纹面接触此穴位,其他四指弯曲形成弓状,支在前额。按摩面不宜过大,以1-3分钟为宜,能有效缓解长时间用眼后的疲劳感。
晴明穴位于内眼角斜上方,眼眶骨边缘凹陷处。按摩时,以左手或右手大拇指按压鼻根部,先向下按压后向上挤,按摩1-3分钟。此法有助于接受膀胱经的气血,使眼睛明亮。
四白穴位于双眼平视前方时,眼眶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处。通过左右食指中指并拢,靠在鼻翼两侧,食指放在穴位上,放下中指,按摩1-3分钟,能预防近视和黑眼圈。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一指宽处的凹陷处。按摩时,左右大拇指按住穴位,其他四指握拳,食指轮刮眼眶上下一圈,持续1-3分钟,能缓解头部紧张与疼痛,提升视觉能力。
攒竹穴位于面部,眉头内端凹陷中,内眼眶垂直正上方。双手大拇指指腹由下往上按压穴位,每次左右各(或双侧同时)按摩1-3分钟,能吸热生气,解除疲劳。
鱼腰穴位于瞳孔直上,眉毛中间处。用指间关节顶压穴位1分钟,左右交替按摩,能解除眼部疲劳和面部神经麻痹。
丝竹空穴位于面部,眉梢凹陷处。拇指指腹向内揉按两边穴位,有酸胀痛感。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左右各揉按1-3分钟,能疏风清热,明目安神。
承泣穴位于瞳孔直下方,眼球与下眼眶边缘之间。双手食指伸直,以食指指腹揉按左右穴位,每次1-3分钟,此穴对眼疾有特别的缓解作用,能解除眼部疲劳、迎风流泪和眼袋。
通过定期对这些穴位进行按摩,不仅能有效缓解眼疲劳、提升视力,还能促进眼部健康,让双眼焕发明亮光彩。在繁忙的工作与生活中,给自己留出短暂的休息时间,运用这些简单易行的护眼技巧,为双眼提供全面的关怀与保护。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