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经络养生方法备受推崇,无论面对身体亚健康、疾病治疗还是预防,都可以尝试通过中医养生来改善。不同的经络对应不同的病症,能够为我们的健康增添一份保障。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手阳明大肠经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循行路线、穴位位置及主治疾病。
1、循行路线:
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桡侧末端的商阳穴开始,沿食指桡侧缘上行,经过第一、二掌骨之间,进入伸拇长、短肌腱之间的凹陷处。之后,它沿前臂外侧前缘上行至肘部外侧的曲池穴,再沿上臂外侧前缘至肩部,并沿肩峰前沿向后至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穴。此后,它复行向前下方进入锁骨上窝,联络肺腑,并通过横膈归属于大肠。其支脉则自锁骨上窝上行颈部,贯穿面颊,进入下齿中,再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后上行至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相连。
2、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图
大肠经的穴位从食指的商阳穴开始,沿着手臂外侧前缘直至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共有20个穴位,左右两侧共40个穴位。
3、穴位介绍:
(1) 商阳:位于食指桡侧指甲后约1分处。
(2) 二间:位于食指掌指关节前桡侧赤白肉际处。
(3) 三间:位于食指桡侧第二掌指关节后,赤白肉际凹陷处。
(4) 合谷: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中点处。
(5) 阳溪:位于腕关节桡侧,拇指上翘时,在伸拇长、短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6) 偏历:位于阳溪穴上3寸,桡骨外侧凹陷中。
(7) 温溜:位于阳溪穴上5寸,桡骨外侧凹陷中。
(8) 下廉、上廉、手三里:分别位于曲池穴下不同距离处。
(9) 曲池:位于屈肘横纹头外端凹陷处。
(10) 其余穴位:如肘髎、手五里等也均位于手臂的不同位置。
4、主治病症:
手阳明大肠经对多种病症有治疗作用,包括目黄、鼻衄、口干、齿痛、鼻流清涕、咽喉肿痛等五官疾病,以及颈肿、肠鸣腹痛、泄泻等肠胃疾病。此外,它还对颈、肩部及上肢伸侧前缘的疼痛有缓解作用。
通过了解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路线、穴位位置及主治病症,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一经络来养生保健。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中医经络理论,促进健康。
2025-03-07
1、循行路线:
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桡侧末端的商阳穴开始,沿食指桡侧缘上行,经过第一、二掌骨之间,进入伸拇长、短肌腱之间的凹陷处。之后,它沿前臂外侧前缘上行至肘部外侧的曲池穴,再沿上臂外侧前缘至肩部,并沿肩峰前沿向后至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穴。此后,它复行向前下方进入锁骨上窝,联络肺腑,并通过横膈归属于大肠。其支脉则自锁骨上窝上行颈部,贯穿面颊,进入下齿中,再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后上行至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相连。
2、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图
大肠经的穴位从食指的商阳穴开始,沿着手臂外侧前缘直至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共有20个穴位,左右两侧共40个穴位。
3、穴位介绍:
(1) 商阳:位于食指桡侧指甲后约1分处。
(2) 二间:位于食指掌指关节前桡侧赤白肉际处。
(3) 三间:位于食指桡侧第二掌指关节后,赤白肉际凹陷处。
(4) 合谷: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中点处。
(5) 阳溪:位于腕关节桡侧,拇指上翘时,在伸拇长、短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6) 偏历:位于阳溪穴上3寸,桡骨外侧凹陷中。
(7) 温溜:位于阳溪穴上5寸,桡骨外侧凹陷中。
(8) 下廉、上廉、手三里:分别位于曲池穴下不同距离处。
(9) 曲池:位于屈肘横纹头外端凹陷处。
(10) 其余穴位:如肘髎、手五里等也均位于手臂的不同位置。
4、主治病症:
手阳明大肠经对多种病症有治疗作用,包括目黄、鼻衄、口干、齿痛、鼻流清涕、咽喉肿痛等五官疾病,以及颈肿、肠鸣腹痛、泄泻等肠胃疾病。此外,它还对颈、肩部及上肢伸侧前缘的疼痛有缓解作用。
通过了解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路线、穴位位置及主治病症,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一经络来养生保健。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中医经络理论,促进健康。
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