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穴位健康表-穴位-太渊穴

太渊穴,作为肺经之原穴,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其“太”字意味着极大,而“渊”字则象征着深邃,形象地描绘了该穴位的内涵。此穴位于人体腕掌侧横纹桡侧,即大拇指立起时,筋内侧凹陷处,是一个补肺益气、止咳化痰的宝穴。太渊穴的开穴时间为寅时,得气最先,其补气之功尤其显著,对于治疗肺虚诸证、久病体弱有奇效。

太渊穴不仅具有补肺益气之效,还能通调血脉、通经活络,顺气平喘,其作用广泛,对于身体虚弱、气不足、面色苍白、脉搏微弱等病症有良好的改善效果。搓揉太渊穴,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对呼吸系统疾病如气喘、肺虚引起的胸闷、肢体沉重、麻木,以及风湿性关节疼痛等有防治作用。搓揉或按压太渊穴,每天只需数分钟,就能让肺部呼吸更为顺畅,心脏得到强有力的支持。

太渊穴在调节心脏功能、增强肺部功能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对于心悸、心律不齐等心气不足引起的病症,太渊穴能够为心脏提供更多的能量。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太渊穴在凌晨3~5点开穴时尤为重要,此时若能适当休息,确保经气输送正常,对于维护心脏健康至关重要。每天揉按太渊穴2~3分钟,能够加强肺部呼吸功能,提高通气量,为心脏注入强大动力,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太渊穴对于治疗肺部疾病有奇功,尤其对于咳嗽、气喘、乏力、讲话有气无力等病症,其效果显著。对于因肺部元气不足引起的病症,太渊穴能够补肺气、利心脏,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肺疾病。经常用拇指及指甲尖掐按太渊穴,每次1~3分钟,可以达到补益肺气、保健心脑血管的效果。

太渊穴的按摩方法简单有效,只需用大拇指按压片刻,然后松开,每次左右各按1~3分钟。此外,穴位艾灸也是调理肺经气机的一种方式,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一次,能进一步提升其保健效果。

在治疗不同病症时,太渊穴可以与其它穴位搭配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例如,咽喉肿痛时可配合合谷穴、少商穴、人迎穴和太渊穴;支气管炎时则可与膻中穴、丰隆穴搭配使用;感冒时可与大椎穴、肩井穴结合;失眠时则可与神门穴搭配太渊穴一起使用。通过穴位的合理搭配,可以更全面地调和人体机能,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效果。2024-09-02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22:12: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此穴位于人体腕掌侧横纹桡侧,即大拇指立起时,筋内侧凹陷处,是一个补肺益气、止咳化痰的宝穴。太渊穴的开穴时间为寅时,得气最先,其补气之功尤其显著,对于治疗肺虚诸证、久病体弱有奇效。太渊穴不仅具有补肺益气之效,还能通调血脉、通经活络,顺气平喘,其作用广泛,对于身体虚弱、气不足、面...

  • 1. 在中医的经络体系中,太渊穴如同明亮的珍珠,镶嵌在腕部脉搏跳动的桡侧。2. 被赞誉为肺经的"大补穴冲锋银"和"补气最强穴",太渊穴因其特殊的"太"和"渊"字含义,象征着它强大的功效和深邃的影响。3. 作为肺经的原穴,太渊穴不仅是肺经气血的源头,还能滋养肺阴,对久病体弱、肺虚等症状有显...

  • 太渊穴位于腕前区,其具 置在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即拇长展肌腱的尺侧凹陷中。这个穴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仅是经络线上的一个特殊点区,也是中医进行治疗时常用的穴位之一。通过针灸、推拿、点按或艾炙等方法刺激太渊穴,中医能够治疗多种疾病。穴位作为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通常位于神经...

  • 太渊,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鬼心、太泉、大泉、天泉、大渊。属手太阴肺经。位于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拇长展肌腱内侧,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主治咳嗽、气喘、无脉症、腕臂痛。避开桡动脉,直刺0...

  • 1、主治肺病 太渊穴的定位首见于《灵枢·本输》:“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针灸大成》记载:“掌后内侧横纹头,动脉中。”可见,太渊穴的位置即为“寸口”(气口)的位置,而根据中医脉学理论,右寸之脉候肺与胸中。由此可见右寸的位置与右太渊穴几乎重合,故太渊穴在定位上与肺脏密切相关...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