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按摩什么穴位好?

百会穴,风池穴。2020-07-30
六个“暖身穴”,建议大家有空不妨多多按摩,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御寒保暖的目的。

方法/步骤

1、能够消除全身怕冷的大椎穴.
在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中医认为“大椎通阳”,因为这个穴位是督脉与六条阳经的交汇点,大椎是调节全身怕冷的重要穴位,按摩或艾灸大椎穴可以通络散寒,这也是缓解全身怕冷的重要方法,懂得火功推拿的人可以用火焰掌或火功点穴施术大椎穴,效果更好。
2、能够温暖“关节”的合谷穴
合谷穴即老百姓常说的“虎口”,位置在拇、食两指之间凹陷处。像天寒引起的关节炎、肩周炎等都可以通过按摩合谷穴治疗。按摩合谷穴的频率约为每分钟30次左右,按摩穴位感觉出现酸、麻、胀即“得气”现象为好。孕妇一般不要按摩合谷穴。
3、 能够提高“耐寒能力”的足三里穴.
该穴位位于外膝盖眼下方三寸(四横指宽),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属于阳明经穴,阳明是多气多血之经,对于经络气血的通畅关系重大。如果能每天坚持按摩可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
4、能够给全身供暖的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可以经常在肚脐热敷。
5、能够消除上肢怕冷的阳池穴
阳池穴位于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刺激这一穴位,可迅速畅通血液循环,暖和身体,进而消除发冷。
可经常按摩或艾灸阳池穴,尤其是快到冬天了,应该多坚持按摩或灸灸。
另外可以按压刺激该穴位。刺激时,最好是慢慢地进行,时间要长,力度要缓最好是两手齐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上的阳池穴。这种姿势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内。
还可以经常按摩,从手掌内侧往上按摩揉搓,到手臂和肩部交接处,再从手臂外侧向下按摩揉搓到手指,连续三次,然后抚摩另一只手臂。因为手臂上有三条阴经和阳经,按摩揉搓手臂可以疏通手臂上的阴经和阳经,解决阴阳不和谐。
6
6、消除下肢怕冷的涌泉穴
中医学认为,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关系。涌泉被称为“接地气”的枢纽,按揉可以调节气血睡眠,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经常坚持搓揉此穴必然会促使手脚冰凉、下肢怕冷的症状康复。
可经常在睡前用热水或者艾叶水泡脚,温度在40°左右,时间在20-30分钟,然后分别揉搓两脚心100次左右。
2020-07-30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07 20:17:4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冬天按摩穴位有助于预防感冒,尤其是四个关键穴位:风府、大椎、人中和迎香。风府穴位于后发际中央直上一横指处,具有祛风作用,主治发热、鼻塞、中风不语、咽喉肿痛、后头痛、半身不遂、项强、目眩等症状。大椎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可以激发人体抵抗力,适用于热病、头项强痛、神经衰弱、咳嗽、胸痛、呕...

  • 1. 前胸:胸腺是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经常摩擦按摩前胸可以增强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和抗感染能力,对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每天用手掌上下摩擦前胸,按摩到心窝部穴位100-200次,有助于抗病防身,祛病延年。2. 脚底:脚底板有70多个关乎人体健康的穴位和6条经络的起止点,与大脑和心脏有密切联系。

  • 在冬季养生中,有三个重要的穴位值得推荐:四缝穴、迎香穴和极泉穴。四缝穴位于第2、3、4、5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点,具有消宿食、化积滞的功效。按摩时可用大拇指掐按,一般按10~20次效果显著。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点揉此穴具有清热散风、祛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两...

  • 冬季气温较低,室内外温差大,易引发感冒。如何轻松缓解感冒症状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按摩穴位方法:1. 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处。用一指推法推5~10分钟,再用摩擦法轮摩100~200次,有助于缓解感冒症状。2. 风门: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按摩此穴位对伤风、咳嗽、发热头痛等效果较好。

  • 在冬天,很多人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这可能与气血不畅有关。为此,专家推荐揉搓三个“暖身穴”,即涌泉穴、合谷穴和足三里,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御寒保暖。1. 涌泉穴位于脚心部,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上和晚上临睡前,揉搓涌泉穴各90下,接着揉搓各脚趾90下。中医学认为,人体...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