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汇编》手太阴肺经左右共二十二穴

《危言》曰 肺者 也, 然居乎上,为五脏之华盖。《医旨绪余》曰,肺者勃也,言其气勃郁也。《难经》曰 肺重三斤三两。

手太阴经肺 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统一身之气,主藏魄,与大肠为表里。其母脾土,其子肾水。其克肝木,其贼心火。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其位西,其时秋,其色白,其脉涩而短,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其恶寒,其液涕,其声哭,其味辛。在五行属金,其外候窍通于鼻。其形四垂如盖,六叶两耳,凡八叶,附着于脊之第三椎,中有二十四空,虚如蜂窠,下无透窍,故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浊之运化,为人身之橐龠,行列分布以行诸脏之气。其经多气而少血,寅时气血注此。其不足则太息,其有余则喘嗽。其平脉浮短,其贼脉洪。其死丙丁日。其畜马,其谷稻,上为太白星。

其见证也,善嚏,悲愁欲哭,洒浙寒热,缺盆中痛,腹痛,肩背痛,脐右少腹胀痛,小便数,溏泄,皮肤痛及麻木,喘、少气,颊上气见。形寒饮冷则伤肺。实则梦兵戈竞扰,虚则梦田野平原。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辛走气,气病毋多食辛。多食苦,则皮肤槁而毛拔。

其经之脉,起于中焦,受足厥阴之交,下络大肠,复行本经之外,还循胃口,迤逦上膈,而会属于肺脏。从肺系出而横行胸博四行之中府、云门,以出腋下;下循 内,历天府、侠白,行少阴心经、手厥阴心主包络两经之前,下入肘中,抵尺泽,循臂内上骨之下 ,历孔最、列缺穴,入寸口之经渠、太渊,以上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少商穴;而络脉之支行者,从腕后列缺穴,达次指内 出其端,而交于手阳明经,由合骨二间三间以至于商阳穴,又自商阳而上行也。

【肺脏诸穴歌】

手太阴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侠白下尺泽,孔最见列缺,经渠太渊下鱼际,抵指少商如韭叶。

【又分寸歌】

太阴肺兮出中府,云门之下一寸许,云门璇玑旁六寸,巨骨之下二骨数,天府腋下三寸求,侠白肘上五寸主,尺泽肘中约文论,孔最腕下七寸取,列缺腕上一寸半,经渠寸口陷中是,太渊掌后横纹头,鱼际节后散脉举,少商大指端内侧,鼻衄刺之立见止(璇现,任脉穴名。巨骨,手阳明大肠经穴名)。2022-07-06
mcxzy 阅读 50 次 更新于 2025-04-18 15:41: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位置: 肺经即身体里十二脏腑经络的手太阴肺经。走向: 起于中焦:肺经起于中焦,后下络大肠,由于肺和大肠相表里,因此又称为一个经络循环。 环循胃口:从大肠回到胃部,同时上膈属肺,穿过膈肌以后再回到肺脏。 体表走行:从人体腋前,即第一肋间正中线外开6寸开始,浮于体表开始有穴位。通常从...

  • 人体的十二经络主要位于手部和足部。以下是十二经络的详细位置及名称:手部经络:手少阴心经:位于手臂内侧后缘。手厥阴心包经:行于上肢内侧中间。手太阴肺经:行于上肢内侧前缘。手太阳小肠经:行于上肢外侧后缘。手少阳三焦经:行于上肢外侧中间。手阳明大肠经:行于上肢外侧前缘。足部经络:足少阴肾经...

  • 由是循大指内侧白肉际大部穴,过核骨后,历太白、公孙、商丘,上内踝前廉之二阴交,上 内,循 骨后之漏谷,上行二寸,交出足厥阴中都穴之前,至地机、阴陵泉;自阴陵泉上循膝骨内之前廉,血海、箕门迤逦入腹,经冲门、府舍,会任脉之中极、关元,复循腹结、大横,会任脉之下脘;历腹哀,过足...

  •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对体内毒素的排出和身体的净化起着关键作用。手太阳小肠经:主要用于治疗肩背、颈椎等关节肌肉疼痛,对缓解这些部位的疼痛有良好效果。手少阴心经:是调解心理、安定神志的经络,对心理健康和情绪稳定有积极影响。足太阴脾经:脾主运化,负责将营养物质运化至全身各处,对身...

  • 《春秋》本是记事史书的通称,但流传下来的只有鲁国的《春秋》。其书用鲁国纪元兼记各诸侯国事,是现存最早的编年史。记事的目的是提倡道义和“礼”。中医学中的五经指五脏所属的五条经脉,即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和足少阴肾经,也是小儿穴位脾土穴、肝木穴、肺金穴、心火...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