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阴肺经经穴

经络循行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上臂部)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桡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经穴歌诀

手太阴肺十一穴,

中府云门天府诀,

侠白尺泽孔最存,

列缺经渠太渊涉,

鱼际拇指白肉际,

抵指少商如韭叶。

经穴速记歌诀

LU十一是肺经,起于中府少商停,胸肺疾患咳嗽喘,咯血发热咽喉痛,中府云门下一寸,云门锁骨下窝寻,二穴相差隔一肋,距胸中线六寸平,天府腋下三寸取,侠白府下一寸擒,尺泽肘中肌腱处,孔最腕上七寸凭,列缺交叉食指尽,经渠一寸突脉中,太渊纹上动脉动,鱼际大鱼骨边中,少商指甲根外角,去指甲角艽叶明。

中府LU1

【主治】肺炎、哮喘、胸痛、肺结核、支气管扩张。

【位置】在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正立,双手叉腰,锁骨外侧端下方有一凹陷,该处再向下1横指即是。

云门LU2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痛、肩关节内侧痛等。

【位置】在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双手叉腰,锁骨外侧端下方的三角形凹陷处即是。

天府LU3

【主治】咳嗽、气喘、鼻塞、上臂内侧疼痛等。

【位置】在臂前部,腋前纹头下3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臂向前平举,俯头。鼻尖接触上臂内侧处即是。

侠白LU4

【主治】咳嗽、气喘、干呕、肋间神经痛。

【位置】在臂前部,腋前纹头下4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先找到天府,向下1横指处即是。

尺泽LU5

【主治】气管炎、咳嗽、咯血、咽喉肿痛、过敏、湿疹、肘臂痉挛疼痛、膝关节疼痛。

【位置】在肘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肌腱桡侧缘凹陷中。屈肘时,触及肌腱,其外侧即是。

孔最LU6

【主治】咯血、鼻出血、咽痛、肘臂痛。

【位置】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手臂向前,仰掌向上,尺泽与太渊连线中点向上1寸处。

列缺LU7

【主治】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偏正头痛、颈项僵硬、咽喉痛。

【位置】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另一手桡骨茎突上,食指尖所指凹陷处。

经渠LU8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胸部胀满、胸背痛、掌中热、无脉症。

【位置】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伸手,掌心向上,用一手给另一手把脉,中指所在位置。

太渊LU9

【主治】无脉症、脉管炎、咳嗽、肺炎、心动过速、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膈肌痉挛。

【位置】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掌心向上,在掌后第1横纹上,可摸到脉搏跳动处。

鱼际LU10

【主治】咽喉肿痛。

【位置】在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一手轻握另一手手背,被握之手弯曲拇指,指尖垂直下按第一掌骨中点。

少商LU11

【主治】咽喉肿痛、中风昏迷、小儿惊风、热病、中暑呕吐。

【位置】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开0.1寸(指寸)。用一手食指、拇指轻握另一手拇指指腹,被握住的拇指伸直,另一手拇指弯曲掐按伸直的拇指甲角边缘处。2022-06-30
mcxzy 阅读 55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6:03: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手太阴肺经,归属于手太阴肺经的腧穴,共有十一穴,包括中府穴、云门穴、天府穴、侠白穴、尺泽穴、孔最穴、列缺穴、经渠穴、太渊穴、鱼际穴、少商穴。这些穴位能治疗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中府穴,位于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

  • 手太阴肺经共有11个穴位,其中9个位于上肢掌面桡侧,2个位于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据《针灸甲乙经》等文献记载,这些穴位包括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手太阴肺经腧穴的主治病证包括头面、喉、胸、肺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手太阴肺经腧穴...

  •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上臂部)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桡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经穴歌诀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

  • 简介: 经穴名:太渊,出自《灵枢·本输》,别名包括鬼心、太泉、大泉、天泉、大渊。 归属经络:属手太阴肺经。 位置:位于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具体在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拇长展肌腱内侧,有桡动、静脉分布,并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功效: ...

  • 经渠,乃手太阴肺经经穴。《会元针灸学》认为,经渠者,经长之沟渠也,阴阳所过如渠,故名经渠。经,动而不居也。渠,指沟渠。穴为手太阴经穴,所行为经,言其脉气在此流动不绝。穴位位于桡骨茎突内侧与桡动脉之间,形长凹陷处如沟渠之水,故名经渠。 本穴具有止咳宁嗽、顺气平喘的作用。《...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