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肝火”导致头晕头痛、烦躁易怒,中医三招降肝火


我们经常说“大动肝火” 生气发怒、情志不畅,都会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
中医所说的肝火旺盛、肝阳上亢,就是肝的疏泄功能过度亢奋的表现。
“肝火”顺着肝的经脉一路蔓延:头晕头痛、口苦口干、耳鸣目干、烦躁易怒、男子阴部湿痒、女子经带异常,甚至许多更严重的病变就会一一出现了。
❖ 中医降肝火第一招:饮食清火
有了足够的睡眠、放松的心情,您的“火气”还如以往那么大吗?
在您考虑服药之前,不妨先用一些简单的食物来降降火:
绿豆、薏仁、芦笋、西瓜可以清热;红豆、冬瓜,可除湿热,这些都是对肝乃至整个身体有益的食物,食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精髓,不妨多试试吧!
❖ 中医降肝火第二招:穴位刺血
在手指足趾的末端,分布着各条经脉的起止穴位,起止穴位为气血交接之所,可以通调整条经脉的气血,因此 在与肝火旺盛相关的经脉肢端穴位进行刺血,有助平降肝火。
具体来说,可在足厥阴肝经在足大趾外侧末端的大敦穴、足少阳胆经在足第四趾外侧末端的足窍阴穴,以及手少阳三焦经在第四指(无名指)外侧末端的关冲穴,点刺出血1-2滴,以泻经脉之热,祛体内之火。

每周一次。用什么操作呢,许多人都会自己在家测血糖,血糖仪都配有一次性采血针,用一次性采血针点刺祛火穴位,微痛而卫生,准确而速效。小方法也可以解决大问题。
❖ 中医降肝火第三招:自我按摩
如果肝火初旺,症状不严重,或用于日常保健,可以采用穴位自我按摩,虽然没有穴位刺血来得快,但胜在一点痛苦也没有,具体方法就是开四关。
四关穴是对合谷、太冲的合称。合谷穴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而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之间。这两个穴位都是双穴,左右各一,于是合在一起就被称为“四关”。
合谷配太冲,是一上一下、一气一血,一脏一腑,一阴一阳,调一身之气血,理阴阳之失调,具有调理气机,疏肝解郁,和胃降逆,定志安眠的功效。

四关如何“开”? 要用点揉的手法,先点后揉,点揉结合,使穴区出现明显的酸胀感。每次每穴点揉2—3分钟即可,左右交替,上下结合,坚持一周左右,就会感到心情舒畅。

2022-08-04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11 08:08: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多因为肝失疏泄化火,饮食油腻化火,脏火累肝脏等造成。临床多有目赤、爱怒、头疼、胁痛、口发苦、咯血等表现。因为肝主疏泄,肝火旺的人,肝火在体内郁结,七情过极、肝阳化火,会使人心情烦闷,抒发不了排解不出去就会使脾气容易发作,而怒又伤肝,这样反复循环对肝脏的健康非常不利。日常生活中我...

  • 4、抑郁,易怒 古人所说的“大动肝火”是有道理的,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除由心所主外,还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关。肝的这一功能正常,人体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灵敏;疏泄不及,则表现为精神抑郁、多愁善虑、沉闷欲哭、嗳气太息、胸胁胀闷等;疏泄太过...

  • 2、主要症状 1、乙肝患者肝火旺比较明显的症状是头晕、面目红赤、脾气暴躁、口干舌燥、口苦、头晕、舌苔增厚、眼干、睡眠不稳定、呕血。 2、肝火旺会导致女性月经失常,这是因为肝火旺而引起妇女月经紊乱,表现为经血量减少、经期延迟或者闭经等。 3、肝火旺还会导致患者失眠,这多是因为思虑过度、恼怒损肝等造成;是指...

  • 结果,肝火上升,引致头胀头痛。此外,亦会感到心烦易怒、睡眠欠佳、口干口苦等。所以肝火旺最主要是由于饮食不注意,睡眠欠佳等引起的 编辑本段症状表现 中医认为,肝火是肝阳的表现形式,肝火旺就是肝的阳气亢盛表现出来的热象,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一般情况下,肝火旺的人会有头晕、面红、目赤、...

  • 养肝明目。枸杞性甘、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养肝明目的功效,常与熟地、菊花、山药、山萸肉等药同用。补虚生精。枸杞全身都是宝,枸杞子能补虚生精,用来入药或泡茶、泡酒、炖汤,如能经常饮用,便可强身健体。抑癌防癌。枸杞对体外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用于防止癌细胞的扩散和增强人体...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