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脾胃的要穴之太白穴

随着饮食结构和作息习惯的改变,脾胃虚弱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这也是影响口服药物疗效的主要因素。因而通过口服药物调理脾胃本身就很矛盾,常常会适得其反,脾胃越调理越差,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因而针刺、艾灸、推拿等穴位调理已成为现阶段调理脾胃的重要和有效方式。之前我们讲过调理脾胃的第一要穴足三里,今天我们在讲一个调理脾胃的要穴—太白穴。
1.穴位定位
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2.名称由来
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气也。太白穴名意指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本穴物质为大都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受长夏热燥气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层次化为金性之气。因此该穴位具有治疗呃逆等肺气疾病。

3.治疗及保健范围
(1) 本经疾病:太白为脾经的原穴,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而本穴的蒸升之气同合于足太阴脾经的气血特性,且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因而为脾胃虚弱的必取穴位之一。同时该穴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治疗腹泻, 又能治疗便秘。
(2)胃肠疾病:胃痛,腹胀,呕吐,肠鸣。
2022-10-14
mcxzy 阅读 101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5:24:0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脾经属于少气多血之经,气血运行中气不足而血量有余。太白穴的蒸腾之气与脾经的气血特性相合,能够有效地补充脾经气血的不足,是脾经气血的供养之源,因此成为治疗脾胃虚弱的重要穴位之一。此外,太白穴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够治疗腹泻和便秘等胃肠疾病,如胃痛、腹胀、呕吐和肠鸣等。

  • 之前我们讲过调理脾胃的第一要穴足三里,今天我们在讲一个调理脾胃的要穴—太白穴。1.穴位定位 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2.名称由来 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气也。太白穴名意指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本穴物质为大都...

  • 太白穴,足太阴脾经腧穴,为原穴,是该经原气所留止之处,又为土经土穴,土可生金,是治肺气虚的主要穴;也用来治疗脾虚泄泻、呕吐,食欲缺乏,身体困重疼痛之疾患。定位:在跖区,第1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解剖:在趾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

  • 太白穴位于足部,具 置在足内侧,第一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处。下面是详细的解释:太白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一个穴位。足太阴脾经是人体十二正经之一,其循行路径涵盖了足、小腿、大腿、腹部等多个部位。太白穴作为该经络上的关键穴位,经常被用于中医临床治疗。它位于足内侧,这个部位也被称为“跖...

  • 1. 太白穴是健脾的大补穴,位于脚部中心,是脾经的原穴,对于提升脾功能有着显著效果。2. 太白穴属土,与脾经的五行属性相合,因此它是补充后天之本的重要穴位。3. 位于足弓的起始点,太白穴的位置易于找到,通过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多种脾虚症状。4. 补脾不必依赖昂贵的药物,太白穴就足以产生...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