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会穴的妙用

百会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隶属于督脉,别名“三阳五会”。为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百会穴位居巅顶部,是人体最高的一个穴位,其深处即为脑之所在,且督脉归属于脑。通过对这个穴位的适当刺激可以提升人体的真气,可以有效地调节脑部气血,疏通头部经络,从而调节心脑系统的功能。是治疗气虚下陷证和脑部疾病之要穴,也是 养生 保健的一个好穴位,又被称为长寿穴。

百会穴,位居头顶部,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本穴能针能灸,能补能泻,其功效可升、可降、可静、可动。能通达上下阴阳,贯通周身经穴,对于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艾灸百会穴有升阳举陷,益气固脱的功效,多用于脏器下垂及下陷性疾病,如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久泻、疝气、慢性腹泻、滑精、遗尿等病,多与关元、气海相伍为用。

《灵枢·卫气》云:“气在头者,止之于脑”,即经气到头部的经脉(手、足三阳)都联系于脑。根据“四海”理论,“脑为髓海”,又为“元神之府”,所以对于元神不足、髓海失养所致的头痛、眩晕、中风、癫狂痫、厥证、癔病、失眠、健忘等症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是临床常用的主穴、要穴。

风善行而数变,其性轻扬,风病多表现为头部症状。百会穴是祛风的要穴,可用于各种风证的治疗,如外感风寒头痛、荨麻疹、感冒等。

穴位位置:前发际正中线直上5寸。

穴位取法:

1、在前、后发际正中线连线中点向前1寸的凹陷中。

2、折耳,两耳尖向上连线的中点(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操作方法:

艾灸:用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寸左右距离,使患者有温热而无灼痛的一种方法。)的方法,隔天灸一次,每次10-15分钟,以温热为度,达到热量内透。灸百会能升阳举陷,益气固脱,滋养百脉,保健强身,解除疲劳。

按揉法:用拇指指面按柔百会穴至局部发热,每次3-5分钟。

叩击法:用空心掌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100下。

“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意思为百脉在此交会。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为临床常用穴之一。平日有时间不妨多按摩。2022-07-30
mcxzy 阅读 31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9:35: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本穴能针能灸,能补能泻,其功效可升、可降、可静、可动。能通达上下阴阳,贯通周身经穴,对于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艾灸百会穴有升阳举陷,益气固脱的功效,多用于脏器下垂及下陷性疾病,如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久泻、疝气、慢性腹泻、滑精、遗尿等病,多与关元、气海相伍为...

  • 百会穴还有一些妙用:首先是降血压。手掌紧贴百会穴呈顺时针旋转,每次做36圈,可以宁神清脑,降低血压。其次,美发。将食指或中指按压百会穴,逐渐用力深压捻动,然后用空拳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进行3分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头皮的抵抗力,从而减少脱发断发。它和正确的疏通方式一样关键,比如梳头时...

  • 临床应用:本穴性温,为温阳散寒,升阳举陷佳穴,兼能发汗解表。可与补牌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等穴合用治疗脱肛、遗尿等症。劳宫穴是心包经上面的穴位,所谓“心包”,就好像是在心的外面保护它的包膜,它可以“代君受邪”,就是有邪气侵犯心的时候,它出来保护,先被侵犯。人的劳宫穴和...

  • 02、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能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是“长寿穴”。03、三阴交:脚踝向上四指并拢中心处,能改善妇科问题,如生理期不调、白带过多、子宫下垂,对女性健康有益。04、足三里:小腿外侧,膝眼下三寸,能修身减膘,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脂肪消耗,对脚气、灰指甲也有...

  • 缓解头晕:对于长期头晕、眩晕的患者,将风油精涂抹在太阳穴、百会穴等位置,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头晕和眩晕症状。治疗蚊虫叮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蚊虫叮咬的问题。此时,将风油精涂抹在被叮咬的位置,可以缓解瘙痒和红肿。这是因为风油精中的薄荷脑等成分可以消炎、止痒、镇痛。减轻鼻塞:对于长期...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