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歌括四百味、茯苓白茯苓、赤茯苓

【歌诀】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译注】 茯苓味甘淡,性平。甘淡能利水渗湿, 所以它的主要作用是使停留在体内的水湿从尿道排泄,故可治水湿不化而成痰,以及小便不通等症。本品有赤白二种, 化痰涎常用白茯苓,利小便则用赤茯苓。此外,本品也常用于因水湿而引起的水肿胀满和泄泻等症。
【应用】 用治水湿停滞的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症 , 常与猪苓、白术、泽泻、桂枝等同用,以加强利水之功。 用治脾虚不运的神倦食少、腹胀肠鸣、大便溏泻等症, 常与党参、白术、山药、莲子肉等同用; 若治脾虚水湿停滞的痰饮眩悸证 , 又常与桂枝、白术、猪苓、泽泻,或半夏、生姜等药同用。 用治惊悸失眠,属心脾两虚者, 常与党参、当归、龙眼肉、酸枣仁等同用; 属心气不足或心肾不交者, 又常与人参、龙齿及远志、菖蒲、朱砂等同用。
(用量用法)6~12克。宁心安神用朱砂拌。
[附] 茯苓皮功专行皮肤水湿,治皮肤水肿常与桑白皮、生姜皮、五加皮同用。用量15~30克。
2022-07-18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1:52: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歌诀】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译注】 茯苓味甘淡,性平。甘淡能利水渗湿, 所以它的主要作用是使停留在体内的水湿从尿道排泄,故可治水湿不化而成痰,以及小便不通等症。本品有赤白二种, 化痰涎常用白茯苓,利小便则用赤茯苓。此外,本品也常用于因水湿而引起的水肿...

  • 《药性歌括四百味》歌括辑录 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立见吉凶。1.人参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2.黄芪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3.白术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4.茯苓(白茯苓、赤茯苓...

  • 068、茯苓补心,善镇惊悸,恍惚健忘,兼除恚怒。 069、远志气温,能驱惊悸,安神镇心,令人多记。 070、酸枣味酸,敛汗驱烦,多眠用生,不眠用炒。 071、菖蒲性温,开心利窍,去痹除风,出声至妙。 072、柏子味甘,补心益气,敛汗扶阳,更疗惊悸。 073、益智辛温,安神益气,遗溺遗精,呕逆皆治。 074、甘松味香,善...

  • 中药《药性歌括四百味》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立见吉凶。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

  • 中药药性歌括四百味,每一味都有其独特的功效。比如人参补气生津,黄芪固表托疮,白术健脾除湿,茯苓利窍化痰,甘草调和诸药。芍药、赤芍分别有收补、泻散之功,生地、熟地则补血滋肾。麦门冬解渴清肺,天门冬清痰止嗽,黄连清心除痞,黄芩清肺降火,黄柏滋阴降火。石膏清热利窍,贝母化痰止嗽,大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