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针灸治疗,只需3分钟,疼痛消失

胃脘痛又叫胃痛,是指以肚脐以上,剑突心口以下部位的上腹部疼痛。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多见于胃痉挛、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疾病。

胃痛的病位在胃腑。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起居不时、感受寒邪等均可引起胃痛。针灸对本病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1)至阳或灵台

以指代针,按压至阳、灵台穴,治疗急性胃痉挛有特效。有位青年职工突发胃痛,先服用胃片、元胡止痛片、胃必治,服用1个小时,疼痛不见减轻。之后俯卧沙发上,按压至阳灵台穴,约3分钟,疼痛消失。

按压至阳灵台治疗急性胃痉挛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一是 ,坐位效果不好,可能与坐位按压时用力的方向有关,应取俯卧位。二是找穴方法,从两个肩胛骨下角找一连接线,与椎体相交的地方就是第7胸椎,上为灵台,下为至阳,一般情况下此二穴都有显著的压痛点;若压痛点不明显,可上移或下移一个椎体。

三是按压方法,医者立于患者一侧,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放于至阳穴和灵台穴上,行圆圈状按揉,用力要垂直朝向腹部方向,用力大小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按压时间一般为3~5分钟,按压时应嘱咐病人行缓慢而深长的腹式呼吸,以活动胃部,可提高疗效。此法不仅对急性胃痉挛特效,对各种胃痛也有效果。

(2)中脘

针刺中脘穴对急慢性胃痛都有效,对急性胃痛效果更好。中脘是为的募穴,是胃腑之气输注的部位,又是腑之会穴,胃痛是六腑病,六腑属阳,中脘在腹部,腹部属阴,所以胃痛针胃的募穴中脘。中脘属任脉穴,在前正中线,脐上4寸,即肚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

(3)内关

内关既能理气止痛,又能和胃止呕,对胃痛伴有恶心呕吐者最为适宜。内关是手阙阴心包经的络穴,一穴通心包和三焦两条经。此外,内关穴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心痛灸包括胃痛在内,所以内关是治疗胃痛及所有胃病的常用效穴。

有胃病患者可以通过这几个穴位来减轻痛苦,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2022-06-03
mcxzy 阅读 30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7:16: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明确诊断以后,排除了因为胰腺炎、胆绞痛引起的胃脘部疼痛以后,针灸治疗是非常有效的。针灸可以双向良性调节,胃蠕动痉挛、胃平滑肌痉挛,用针灸可以缓解痉挛。消化不良,用针灸可以促进胃蠕动,除了胃脘痛,针灸基本上就可以搞定。除了胃脘痛,消化系统的,比如消化不良都可以用针灸治疗。

  • 脏腑功能调和,胃络通畅而胃脘痛可止。3 伤湿食型胃疼针灸 证候:胃脘胀痛,嗳腐吞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大便不爽,矢气臭秽,舌苔厚逆,脉滑,一般有伤食病史。治法:行气导滞,和胃止痛。针灸处方:至阳八阵,筋缩八阵,脊中八阵,河车路,大椎至名门段,中脘八阵,璇玑,足三里,...

  • 针灸治疗取穴多在足阳明胃经,又因足太阴与足阳明相表里,选取脾经相关穴位,多以胃脘部局部诸穴为主,具体选穴方面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寒热虚实,辨别病在气在血及不同脏腑,配合艾灸或火罐,刮痧等治疗方法加之药物治疗。

  • 中脘穴的按摩方法:两手相对,如果另一只手不方便,用一只手也可以,但是一根手指头的力量很弱,不容易点揉到这个穴位,所以至少要用两个手指头,对于胀气,胃痛,可以点击它,点击它会出现酸痛,随后会出现打嗝,用力要大,坚持一般3-5分钟。按摩中脘穴益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按摩,以拇指螺纹面施力。按摩...

  • 针灸治疗胃痛很简单,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胃痛,只要分清疾病的虚实就可以就行治疗啦。虚实怎么分呢?当然得参考脉相啦。由寒邪引起,脉相一般呈弦紧之相,当属实。如果肝气郁结引起,脉相一般呈沉弦之相,当属实。如果是脾胃虚寒,脉相一般呈虚软之相,当属虚。 实证一般会扎: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