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的中医治法是什么?

[主治]行气疏肝,活血化瘀。
[常方]肥气丸和鳖甲丸加减。
[处方]青皮12克,当归须10克,苍术15克,莪术12克,三棱10克,鳖甲30克(先煎),积壳10克,大黄9克,木香10克(后下),桃仁12克。
[方义]肥气丸是专治肥气积于肝脏的系列成方,历代虽各有差异,但多以疏肝理气活血散结为主。肥气丸以理气活血为着眼点,以青皮、三棱、莪术、当归等活血理气,散结消积,苍术能化痰湿,散积结。更配合鳖甲丸以软坚化积,善治胁下癖块为专长,鳖甲以软坚消结,散胁下痰瘀为专长,桃仁、积壳、大黄、木香破血行气,通腑泄浊为上。本方具行气导滞,活血化瘀,散结降脂作用。
[加减]夹有痰湿内阻,肢体疲乏无力,舌苔腻者,去大黄,加泽泻12克,荷叶10克以增强利湿、化浊、降脂作用。若气滞血瘀化热,伴有便秘、口干者,去当归须,加入虎杖15克以清热攻下导滞。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019-12-27
今天我和朋友们来聊一下有关气滞血瘀这个话题。我们经常看中医的时候会说你是气滞,你是血瘀。那么什么是气滞?什么是血瘀呢?

2021-05-24
mcxzy 阅读 62 次 更新于 2025-04-16 18:13: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这一类患者在临床治疗时分为内治和外治法,内治法也就是临床用药,中药可以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外治法用个扶正化瘀的药物打粉,打粉以后用水或者姜汁调成糊状,然后沿着肝俞、脾俞或者是章门、期门、肝经循行的穴位,做贴敷。通过疏通经络的办法,从根源上缓解气滞,进一步气机通畅以后,改善血行治疗肝...

  • 【答案】:A 气滞血瘀证为肝失条达,气郁不舒,血行失畅,瘀阻胞宫、冲任,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壅滞更甚,不通则痛。治宜理气行滞,化瘀止痛。方用膈下逐瘀汤或痛经方。

  • 肥气丸以理气活血为着眼点,以青皮、三棱、莪术、当归等活血理气,散结消积,苍术能化痰湿,散积结。更配合鳖甲丸以软坚化积,善治胁下癖块为专长,鳖甲以软坚消结,散胁下痰瘀为专长,桃仁、积壳、大黄、木香破血行气,通腑泄浊为上。本方具行气导滞,活血化瘀,散结降脂作用。[加减]夹有痰湿...

  •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剂]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桔梗、川芎、牛滕、甘草。[用法]若气滞较甚者,可加入青皮、香附;若瘀痛日久而入经络,可加入全蝎、广地龙、川足。

  • 【答案】:A 肝失条达,冲任气血郁滞,经血不利,不通则痛,治疗当理气化瘀止痛(A对)。肾阳亏虚,冲任失煦,不荣则痛,治当温经暖宫止痛(B错)。气血不足,冲任益虚,胞宫失养,不荣则痛,治当益气养血止痛(C错)。脾气亏虚,运化失司,内生湿邪,郁而化热,湿热蕴结,瘀阻胞宫,不通则...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