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熬制有什么注意事项?

中药是很多人治病的一个重要方法,中药虽然味道比较苦,但是能够从根本上令身体远离疾病。熬中药属于一个技术活,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完美完成的。
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详细说说熬中药注意事项,来了解下吧!
  熬中药不可不知的注意事项
  熬中药的注意事项有很多,除了最首先的器具以及清洁工作之外,药材也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熬中药所需要的火候以及时间,着都是具有特别讲究的,如果不注意就会影响药效。具体的熬中药注意事项如下:
  第一:器具的选择
  中医告诉我们,在熬中药的时候最好能够选择砂罐,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砂锅,这些砂锅是由陶瓷制作而成的,最能够让中药材的功效发挥最大。除此之外,不锈钢也是一个很好的材质选择,不会生锈同时在市面上也更加常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熬中药的时候千万不能够选择铁锅或者是铜锅,这些都会影响药效。
  第二:做好清洗工作
  事实上,在专业药店中购买来的大部分药材都是不需要清洗的,大家不要担心不干净。如果说一定要对药材进行清洗,那么只需要将药材放入清水中,快速的清洗一下就可以了,千万不能够浸泡着清洗。如果说需要熬煮的药材属于小颗粒的,例如车前子以及决明子这种类型的,在清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千万不能够被冲走了。
  第三:水的用量
  重要是使用清水来进行熬煮的,所以水的用量需要特别的选择。很多人都说在熬煮药材的时候将三碗水煎煮成为一碗水就可以了,这种说法真的是正确的吗?事实上,这种方法并不科学,因为首先碗的大小每个家庭中的就不一样大了。在熬中药的时候,加入的清水一定要能够淹没药材水面两到三厘米,也可以用手摁住药材,刚好能够漫过手背就可以了。其中还需要特别的注意,一些中药材的吸水量比较大,特别是花草类的药材,这些再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之后水位就会下降,这个时候一定要继续增加一些,然后再开始熬中药。
  第四:火候大小
  有经验的老中医告诉我们,一般在熬中药的时候火候也是会影响药效的。建议在熬中药的时候,一开始应该大火,煮开之后再改成小火。但是,如果煎煮的是一些具有治疗外感功效的药物,那么应该在水煮开之后继续大火,熬煮大约十五分钟就可以了。
  第五:熬中药的时间
  熬中药注意事项,所需要的时间是很多人都关心的一个问题。一般情况下,大火令水烧开之后进行小火煎煮。如果是一般中药,那么这个过程第一次煎煮的时间应该控制在二十到二十五分左右,第二次煎煮则是应该控制在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如果熬中药煎煮出来的药效是解表类的,第一次煎煮的时间要减少,控制在十到十五分钟,第二次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是滋补类重要,那么煎煮的时间应该适量增加,第一次控制在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而第二次则是要控制在二十五分钟到半个小时左右。
  第六:第二次熬中药注意事项
  中药并不是煎煮一次就可以了,一般中药都是需要煎煮两次,如果是滋补类的中药那么煎煮的次数还需要增加,例如三次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是一些医生开出的药量比较大的方子,最好也要煎煮三遍左右,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渗出药效。
  建议患者将两次煎煮出来的药液混合之后,分为两次服用,如果是煎煮了三次的中药材,那么以此类推就可以了。这样服用之后药效比较均衡,避免让身体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第七:药液的过滤
  建议在熬中药解暑药液煮好之后,立即对药液进行过滤,不能够将中药长时间的放在锅中,这会影响药效。
2021-09-04
煎药中注意的问题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2、煎煮次数: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2021-09-04
中药要先浸泡十五分钟要开始熬制,大火开后要转小火熬制二十五到三十分钟,一剂药一般熬两到三次,然后把几次熬出来的药混合均匀,然后按医嘱分次服用,不能用铁锅或铝锅熬中药。2021-09-04
中药熬制有什么注意事事项?第一,要先用清水洗净。再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第二,用小火煎熬,千万不能糊了,糊了就变成毒药了。2021-09-04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5:07: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二、熬中药要盖盖子 一般情况下熬中药的时候都要盖上盖子才行,这样有益于有效成分充分溶出。特别是在熬制一些容易挥发的药物时,比如说藿香和薄荷,如果不加盖熬制的话,药效会大大的降低。而一些根块类和种子类药物以及动物药材,比如说人参、龙骨等,在熬制的时候也必须要盖上盖子,这样才能够缩短...

  • 在煎药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药物的浸泡时间。部分药物因干燥而难以煎煮,通过浸泡可使其变软,有利于恢复其天然状态并有效释放药物成分。对于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通常为1-1.5小时,其他药物则需根据特性决定浸泡时间。此外,控制煎药的火候同样重要。文火适合长时间煎煮,能使药物充分释放有效成...

  • 熬中药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浸泡:中药在熬制前需先用冷水浸泡半个小时左右。这一步骤有助于中药的有效成分更好地释放出来。火候控制:武火炖煮:浸泡后,用武火炖煮1015分钟,直至药罐中的中药开始沸腾。文火慢炖:沸腾后,换用文火慢炖1015分钟。总共炖煮时间应在2540分钟左右,具体根据药物类型调整。...

  • 1. 在熬制中药时,应选择陶罐或老式瓦罐,避免使用铁或铝制品,以防药材与金属发生反应。2. 熬中药前,将药材用清水浸泡半小时,水量一般为药材体积的5至10倍。泡药的水不宜倒掉,应直接用于煎煮。3. 煎煮时,先用大火将水烧开,然后转小火,并加盖(建议使用带小孔的盖子),以保持药性。4. ...

  • 常将所有药材一并煎煮,忽视了不同药材的特性和煎煮顺序。例如,金石类药材应先煎,花草类药材后下,以确保有效成分充分提取。综上所述,煎中药并非简单的加水煮药,而是一门涉及器具选择、浸泡、火候控制和药材煎煮顺序的学问。正确的方法能显著提升药效,因此,了解并遵循这些注意事项至关重要。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