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个“穴位功效大全”,快收藏吧!

1、发热穴----膻中(大椎、肺俞)

2、万能穴——合谷

3、长寿穴——足三里

4、消气穴——太冲

5、强胃穴——足三里

6、腰痛穴——飞扬

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

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

9、补肾穴——太溪

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

11、补血穴——血海

12、止咳穴——极泉、尺泽

13、皮肤病穴——曲池

14、消炎穴——商丘

15、耳鸣穴——少海

16、颈椎病穴——天窗

17、膝痛穴——内关

18、头晕、呕吐、肠炎穴——梁丘

19、打嗝不止、呕吐穴——涌泉、内关

20、鼻炎穴——丰隆、手三里

21、护膝穴——曲泉

22、手脚麻木穴——复溜、环跳

23、糖尿穴——地机

24、牙痛穴——合谷、肩井

25、胆结石穴——中渎

26、失眠、遗尿遗精穴——然谷、太冲

27、恐惧病穴——太溪

28、治痘穴——太冲、曲池

29、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疮穴——孔最

30、雀斑穴——丝竹空

31、眼袋穴——承泣

32、鱼尾纹穴——瞳子髎

33、噩梦穴——厉兑

34、肚子痛穴——下巨虚

35、胃肠炎穴——天枢

36、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穴——水道

37、嗓子失声穴——大钟

38、黑眼圈穴、皮肤增白穴——四白

39、减肥穴——带脉

40、月经不调穴——水泉、带脉

41、脑供血不足穴——解溪

42、糖尿病穴——腕谷

43、扭伤穴——大包

44、厌食、脱发穴——太溪

45、便秘穴——带脉

46、过敏性鼻炎穴——迎香

47、脑血管穴——瘛脉

48、网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泽

49、手麻穴——支正

50、坐骨神经穴、脊椎病——后溪

51、腰椎盘突出穴——筋缩

52、美容穴——天容

53、急性咽喉肿痛穴——少商、关冲、涌泉

54、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泽

55、急性扁桃体炎穴——中渚

56、咳喘穴——中府

57、夜间 咳嗽穴——鱼际

58、补气穴——经渠、气海

59、感冒、白内障穴——肩髃

60、明目穴——中渚

61、乳腺炎穴——天池

62、白发穴——浮白

63、胆囊炎穴——日月、肝俞

64、晕车穴——关冲

65、疲劳穴——液门

66、急性胃痛、急性肠炎穴——曲泽

67、高血 脂穴——环跳

68、腰酸穴——风市

69、化痰穴——丰隆

70、慢性肝炎穴——三阴交

71、 抽筋、扭筋穴— —阳陵泉

72、消化不良穴——率谷穴

73、荨麻疹穴——太冲、风池

74、鼻出血穴——内庭

75、痛经穴——蠡沟、带脉

76、口腔溃疡穴——间行

77、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

78、腰背痛穴——委中

79、肌肉萎缩穴——大都

80、心脏供血不足穴——神道

81、痛风穴——复溜、筑宾

82、外脚踝关节穴——丘墟、外关、解溪

83、性功能穴——会阴、地神

84、老花眼穴——光明

85、心脏补血穴、抑郁穴——极泉、

86、冠心病穴——云门

87、肾结石穴——筑宾

88、落枕、偏头痛穴——外关

89、电脑病穴——天窗

90、甲亢穴——天柱

91、中风穴——百会

92、精神病穴——涌泉

93、水肿穴——承浆

94、口眼歪穴——颊车

95、老人痴呆穴——老人穴

96、静脉曲张穴——太渊

97、黄褐斑穴——天容

98、耳炎穴——前谷

99、中暑穴——十宣、人中

100、心肌梗塞穴——极泉、膻中

101、半身不遂穴-----风市、足三里

来源:脉脉 养生2022-07-19
mcxzy 阅读 29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3:48: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发热穴---膻中(大椎、肺俞)2、万能穴——合谷 3、长寿穴——足三里 4、消气穴——太冲 5、强胃穴——足三里 6、腰痛穴——飞扬 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 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 9、补肾穴——太溪 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 11、补血穴——血海 12、止咳穴——极泉、尺泽...

  • 对于消化系统问题,公孙穴能帮助消化,缓解肚胀,而健脾、肚胀的双重效果,让其成为不可多得的良药。补肾的太溪穴能强化肾脏功能,止痛冠心血管的膻中穴则是心脑血管健康的保护伞。血海穴能补血养肝,使气血循环顺畅,血海穴的按揉有助于促进新血生成,清除体内淤血。在上午9至11点,即脾经经气最旺盛...

  • 75、痛经穴——蠡沟、带脉 76、口腔溃疡穴——间行 77、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 78、腰背痛穴——委中 79、肌肉萎缩穴——大都 80、心脏供血不足穴——神道 81、痛风穴——复溜、筑宾 82、外脚踝关节穴——丘墟、外关、解溪 83、性功能穴——会阴、地神 84、老花眼穴——光明 85、心脏补血...

  • 2�风门: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胸背痛等病症。3�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咳嗽、气喘、吐血、潮热、盗汗、鼻塞等病症。4�曲池:当肘关节成直角时,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即为曲池穴。主治咽喉肿...

  • 一、天枢穴 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之穴;位于中腹部,脐旁开两寸。此穴位输出的强盛之气具有补充强化人体后天之气的作用。常对天枢穴施灸,可使胃经和大肠经保持活络,促进胃经内气血循环,帮助气血由胃经输向大肠经。胃经气血充盈,则消化功能增强,就给生血系统提供足够的精微物质,为补血提供最基础的动力...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