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药有哪些特点?

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致病因素(邪气)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正邪斗争,从而导致阴阳气血偏盛偏衰或脏腑经络机能活动失常的结果。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由于各种药物本身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将之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的阴阳偏盛偏衰。

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它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

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徐洄溪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向内收敛,趋向于内。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它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也就是说明了药效所在,包含了药物定性定位的概念。也是阐明药物作用机理,指导临床用药的药性理论基本内容之一。

四气五味只是说明药物具有不同的寒热属性和治疗作用,升降浮沉只是说明药物的作用趋向。二者都缺乏明确的定位概念,只有归经理论才把药物的治疗作用与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部位有机地联系起来了。

毒性,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而把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把药物毒性强弱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

配伍,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叫做配伍。

禁忌,为了确保疗效、安全用药、避免毒副作用的产生,必须注意用药禁忌。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的饮食禁忌四个方面。
如反药概括为“十八反”、”十九畏”等等。2012-06-10
我国中药有哪些?按照产地分有地域药,按照属性分有温热寒凉,按照植物类型分每个都有数十种,具体想了解全面的,第一多查阅药典及其历史文献记载,第二实地考察同类植物不同属性,第三实验验证等等。2020-02-14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6:45: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药物,独特之处在于其天然与安全的特性,药效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等自然资源。讲究整体调理,强调“以治未病”,注重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及脏腑协调,展现独特优势。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化治疗,针对病人症状、体质和病程制定处方。采用多种制剂形式,如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便于患...

  • 我国传统中医药学发展的特点如下:1、以防治疾病为主:中医药以防治疾病为主,重视预防保健,强调“先防后治”。2、以调节机体功能为核心:中医药以机体功能的调节为核心,强调“全面性、整体性、平衡性”的治疗原则。3、以改善生命体征为目标:中医药以改善生命体征为目标,重视对有害因素的排除和对有...

  • 中药的特点众多,首先,使用简便,易于种植和收获,成本相对较低。其次,中药源于自然,属于天然物质,这使得其成分保持了各种生物活性和自然性。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些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中药在治疗疾病时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疗效。中药的归经理论指出,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归经,即它们主要作用于人体的特...

  • 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的医学体系,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 整体观与系统治疗:中医药治疗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治疗时不仅仅关注病变部位,而是从整体出发,通过调整阴阳、气血、脏腑等内在环境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目的。2. 个性化医疗:中医药治疗注重个体差异,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和环境...

  • 中医药的基本特点在于其治疗理念的传统性。它强调的是整体恢复,注重人体内在的平衡与协调,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失衡有关。这种理念与现代医学注重局部治疗、快速见效的不同,中医药更倾向于通过调理身体,恢复机体的自然调节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此外,中医药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