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湿气重?”“祛湿”怎样才有效?中医2种调理思路教给你


正所谓:“千寒易去,一湿难除”。这里的湿呢,自然就是湿气的意思,大家生病去就诊的时候,大夫一定给大家说过‘你体内湿气过重’这样类似的话吧,那么湿气是什么呢?它是怎么侵入人体的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阅读这篇文章。
中医认为, 湿气不是水,也不是汽,而是像鼻涕一样黏黏的东西。通常是存在骨缝关节处,大家以为湿气是小事,往往不当回事。其实湿气才是各种各样病症源头。湿气从来不孤军奋战,湿气遇寒为湿寒,遇热为湿热,遇风为风湿,还有暑湿、痰湿,所以我们不要轻视湿气,排湿排寒刻不容缓。
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是造成湿气侵入人体的主要原因。
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当脾虚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湿的代谢失调,也就是说湿气代谢不出,留滞体内,形成湿邪而致病。所谓的湿盛,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水湿(分),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因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1、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
如果大家在生活中经常食用重口味的食物,就会使体内的湿气不断加重。常见的重口味食物有生冷物、辛辣刺激物以及油腻性食物,这些食物均会影响人体的肠胃 健康 ,进而使机体中的水分无 常代谢出去,长久如此就会使人体内的湿气不断加重。
2 , 血气不足
血气不足也是导致体内湿气加重的原因之一。这是因为气不足的人其经脉通常都会存在运行不畅的情况,大大的降低了人体的脏腑功能,使机体的代谢功能不断减弱,进而导致脾胃受损,以致于体内堆积的水分无法及时排出体外,最终便会导致体内湿气过重。
3,住在潮湿的地方
在湿热潮湿的地方居住的人时间长了身体内产生湿热也就是必然的了,所以为了去除体内的湿热,一定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居所的干燥通风,不要再湿热潮湿的环境中待的时间太长。即使是冬天的时候也一定要保持室内的通风,这样就可以避免体内出现湿热。
了解了湿气的基本概念,知道了引起湿气的原因,接下来,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如何诊断以及 调理吧!
一,看手掌
手部最大的特点是手背、手掌皮肤油脂分泌旺盛,掌形多厚实,大鱼际多饱满,手掌颜色发暗,或手形无 明显特点。手掌易出汗,有的人汗出发黏。
二 ,看舌头
舌苔白腻厚属于体内湿气偏重的表象,病理多为脾虚水湿不运,湿浊内生,舌苔有 有根苔和无根苔之分,有根苔当时可以涮掉,过几小时、一天有恢复如初,说明疾病多属于实证,正虚邪实。无根苔就容易刷掉,主要是虚证为主。
1、分型论治:
湿热症: 在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溏稀,尿短赤;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疔疱;在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在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在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调理方案:萆薢渗湿汤。
寒湿证 : 流出的汗是凉汗;经常腹痛、腹泻;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咳嗽时痰是稀白的,流清鼻涕;脸上长痘和斑,长湿疹、牛皮癣、白癫风,手、脚长年冰冷;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疼痛的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调理方案:甘姜苍术汤。
2, 调理脾脏:
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滑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
OK,关于湿气过重的内容就和大家说到这里,一定要坚持中医辨证调理的原则,要临病辨证哦!祝大家身体 健康 !

2022-08-26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8:25: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此外,保持大便畅通对于祛湿也至关重要。无论是否有便意,都应定时去卫生间排便,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居住环境的通风与干燥同样重要。避免居住在低洼潮湿之地,夏季高温高湿时更需保持室内通风。中医刮痧拔罐也是祛湿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初次尝试刮痧拔罐者,建议由专业医师操作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同时,...

  • 1. 通过食疗去除湿气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在日常饮食中,可以摄入一些具有利湿、排毒、消肿、利尿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红豆、冬瓜、排骨等。坚持长期食用这些食物,比如薏米红豆汤、冬瓜排骨汤等去湿汤品,能够逐渐改善体内湿重的状况。2. 汗蒸是另一种帮助身体祛湿的方式。在汗蒸过程中,高温使得皮肤...

  • 想要日常祛湿,不妨尝试荷叶凉茶。将荷叶洗净切片,加入白术、甘草及滑石等中药,大火煮沸后转小火再煮二十分钟,放凉后即可饮用。荷叶与这些中药共同发挥清热解毒、祛湿的功效。4、薏米红豆粥 将薏米和红豆洗净泡发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沸后转小火。煮至薏米和红豆开花后即可食用。这道粥品具有清热利...

  • 2. 薏仁祛湿茶:可以自制薏仁祛湿茶,适量饮用有助于祛湿。具体方法是将绿茶、红豆、槐花、马齿苋、茯苓、淡竹叶、薏仁等中药材晒干后熬水饮用,每天饮用一两杯薏仁茶,能有效美白肌肤、排毒祛湿,对于足癣、湿疹、湿气过重等症状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3. 多运动:很多人湿气重是因为缺乏运动或饮食不...

  • 打入鸡蛋即可。功效:竹笋低热量,助消化,排出毒素,清除体内脂肪,有助于保持身材。3. 冬瓜红豆鲫鱼汤 食材:红豆、冬瓜、鲫鱼。做法:红豆浸泡二十分钟,冬瓜去皮切块,鲫鱼煎至微黄,加水煮沸,加入冬瓜和红豆,根据口味调味。功效:冬瓜利水消肿,常饮此汤有助于身体祛湿,轻松减肥。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