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中医小知识:手太阳小肠经



每天一个中医小知识手太阳小肠经
经络循环: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小指尺侧端(少泽),沿手掌和腕部尺侧,循行于前臂外侧的后缘,经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之间,向上沿臂外后侧至肩,绕行肩胛部,内行从缺盆进入体腔,下行络心、属小肠,联系胃、咽;上行从缺盆沿颈部至面颊,到达目外眦,进入耳中(听宫);分支从面颊低鼻,止于目内眦,下接足太阳膀胱径。
主要病候:
经脉病:耳聋,目黄,嗌痛,颔、颊肿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操作要点:
针刺背部和颈部腧穴应注意角度和深度;听宫宜张口取穴进针。
主要治点:少泽治疗乳少;后溪治疗头项强痛、正中腰痛;养老治疗老人目视不明;支正治疗疣证、头项痛;小海治疗肘臂疼痛麻木;肩贞、臑腧治疗肩痛;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等治疗肩胛背项痛;颧髎治疗齿痛、面痛、口歪;听宫治疗。耳疾。
2023-04-28
mcxzy 阅读 28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9:58: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每天一个中医小知识手太阳小肠经 经络循环: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小指尺侧端(少泽),沿手掌和腕部尺侧,循行于前臂外侧的后缘,经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之间,向上沿臂外后侧至肩,绕行肩胛部,内行从缺盆进入体腔,下行络心、属小肠,联系胃、咽;上行从缺盆沿颈部至面颊,到达目外眦,进入耳中(听宫);...

  • 小便来源包括肾脏通过输尿管传入膀胱,以及小肠下端的热能促进尿液气化。中医理论认为,三焦是水道系统,通过气化尿液,帮助肝脏清热解毒。针灸穴位 手太阳小肠经共有19个穴位,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治疗作用,如少泽穴、前谷穴、后溪穴等。少泽穴位于小指指甲旁,有放血、治疗心火过旺的功效。前谷穴为荣穴...

  • 手太阳小肠经,是一条重要的经络,共有38个穴位,主要关注耳聋、目疾、颔肿和咽喉痛,以及肩、臂外侧后缘的疼痛症状。其中,关键穴位包括:少泽穴: 位于手小指端的外侧部,取穴时从爪甲角一分许处。主治头痛、目翳、催乳和鼻衄等,针灸手法为针1分,灸3壮。该穴是小肠经的井穴,属金,金生水,...

  • 手太阳小肠经是从手小指外侧端开始,向上沿着手臂外侧,经过后背肩膀,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交。它的分支向上顺着侧颈,到面颊、耳朵,到眼睛内眼角的睛明穴处与膀胱经相连,即从上肢流向头面部;另外一支进入锁骨,经过胸腔,最后到达心脏。此经脉在肩背处的穴位较集中,细细斟酌,就像给人体安上了一对隐...

  • 手太阳小肠经的流注时间是从13时至15时。若午餐后感到疲倦,昏昏欲睡,直至下午3点后精神才能恢复,这可能是因为小肠有问题。小肠的不适未必是疾病,而是其功能相对较弱。对于按照时辰发病的情况,可通过取用俞穴或荣穴进行治疗。小肠受盛之官与心脏的关系 小肠属阳火,其热能来自于心脏产生的阴火。心脏...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