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理论讲药物分为哪几种性质?

中药的药理理论是从长期的临床治疗效果中总结出来的,主要包括:四性是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寒与凉、温与热仅是程度不同,药物性质实际上只寒热两类。寒凉性质的药物能清热、泻火、解毒、用来治疗热症;温热性质的药物能温里、散寒、助阳,用来治疗寒症。有些药寒热性质不明显,称平性,寒、热症都可以选用。病情复杂往往寒症、热症并见,治疗时温热药、寒凉药就同时运用。
2020-01-02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7 22:49:2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中药药理理论基于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其中药物的四性是关键概念,包括寒、热、温、凉。2. 寒性与凉性、温性与热性之间存在程度差异,但实质上药物性质主要分为寒热两大类。3. 寒凉性质的药物适用于清热、泻火、解毒,是治疗热症的常用药物。4. 温热性质的药物则用于温里、散寒、助阳,是治疗寒...

  • 中药的药理理论是从长期的临床治疗效果中总结出来的,主要包括:四性是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寒与凉、温与热仅是程度不同,药物性质实际上只寒热两类。寒凉性质的药物能清热、泻火、解毒、用来治疗热症;温热性质的药物能温里、散寒、助阳,用来治疗寒症。有些药寒热性质不明显,称平...

  • 1. 木性之药(阳中之阴,补血):养肝血;2. 木中木补肝血,木中金补肝气,木中土补肝之阴阳,木中火补肝神,木中水补肝精;3. 金性之药(阴中之阳,补气):益肺气;4. 金中金补肺气,金中木补肺血,金中土补肺之阴阳,金中火补肺神,金中水补肺精;5. 土性之药(阴阳相济,调阴...

  • 首先说,中药分为四气五味,归经以及其趋向性.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归经是药物主要作用的脏器,趋向性是指药物的升降浮沉.药物的四气主要是靠药物在人体服用后能够产生什么样的感觉.譬如麻黄是辛温解表药,其主要功效就是发汗.那么麻黄就绝对不会是寒凉药.而发汗在中药的作用中比...

  • 中药的“性”即药物的偏性,把药物治病的多种多样的性质和作用加以概括,包括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有毒、无毒等,统称为药物的偏性。药性理论就是研究药物偏性及其应用规律的理论,也就是中药的药理。而“味”为“五味”,即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味的确定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与实际...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