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之季防“秋郁”,可尝试按揉这些穴位缓解情绪抑郁


专家介绍
· 陈波燕
· 中共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主治中医师
· 擅长以中医为特色(中药内服、外敷、针刺、艾灸、火针、埋线、放血、小儿推拿等)治疗脊柱及其相关疾病、四肢筋伤、内外妇儿疾病及亚 健康 的调理等。
· 【出诊时间】
骨伤科分院:周四、周日全天

中医认识
秋风乍起,秋雨连绵,万物萧条,阳气减退,阴气渐长,似乎空气中也弥散着悲凉与寂寥,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出现情绪低落、凄楚伤感、失眠多梦、少气乏力等症状,出现“悲秋”之感。
秋季是抑郁症的高发期,这个时期发生的抑郁症中医称为“秋郁”。中医认为,秋与肺相通,肺主气,司呼吸,在五行属金,通于秋气,在志为悲。故秋天容易酿成精神、情志性疾病,尤以抑郁、失眠最为常见。

现代医学认为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性疾病,以心情显著而持久的低落为主要症状,并且伴有相应的思维、行为改变。典型的病例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缺乏愉悦感,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 厌烦社交,言语活动减少。

预防秋郁
陈医生推荐以下穴位
日常可以尝试多按揉缓解
百会 穴

定位: 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
功效: 升阳举陷,益气固脱,清脑醒神(能缓解焦躁情绪)。
操作: 双手食中二指叠交替按揉百会穴,3-5分钟,局部酸胀为宜。

风池 穴
定位: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功效: 平肝熄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
操作: 双手拇指二指交替按揉风池穴,3-5分钟,局部酸胀为宜。

太阳穴
定位: 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功效: 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
操作: 双手拇食二指交替按揉太阳穴,3-5分钟,局部酸胀为宜。

膻中穴
定位: 八脉交会穴“气会”,属于任脉,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功效: 宽胸理气,止咳平喘。
操作: 左右手拇指交替按揉膻中穴,3-5分钟,局部酸胀为宜。

合谷穴
定位: 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肺与大肠相表里,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功效: 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疏肝理气,可缓解紧张、急躁、焦虑情绪。
操作: 左右手交替按揉对侧合谷穴,局部酸胀为度,3-5分钟。

太冲穴

定位: 属足厥阴肝经。位于足背,第1、第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波动处。
功效: 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操作: 双手拇指交替按揉太冲穴,3-5分钟,局部酸胀为宜。

1、秋动防“秋郁”,适当参加户外运动,有助于阳气的生发,有效地缓解悲秋。可以在天晴时适当散步慢跑,或者秋游,登高远眺,多接受阳光照射,转移低落情绪。
2、秋眠防“秋郁”,保持充足睡眠,尽量在晚上10点半前上床。睡“子午觉”,即晚上11点前要进入梦乡,中午11点至13点之间睡一个午觉。
3、秋食防“秋郁”,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当补阴,而七情伤五脏,“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脾,悲伤肺,惊伤肾”,在外感六淫中,风寒暑湿燥火的燥邪对应秋季,故化解悲秋,必须润肺。可多食百合、秋梨、葡萄、蜂蜜、荸荠等润肺食物,避免秋燥。
4、秋笑防“秋郁”,“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秋季可多和朋友们一道游玩,多让自己开怀大笑,可以把郁闷悲愤疏散开来。

初审:曲崇正
审定发布:范琳燕

2022-08-20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8:00: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操劳过度,顺应“春困秋乏”的生理特点。精神抖擞,勿要悲秋 霜降时节,秋风秋雨,花木凋零,自然界一片萧条之景,在人的心中容易产生悲秋、凄凉之感,许多负面情绪就会接踵而来。因此,霜降时节仍需注重调养好精神。人们常说“心无其心,百病不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培养不以物喜、...

  • 11. 做好“三防”:防秋燥、防秋郁、防贼风。霜降节气,饮食以保暖润燥为主,早防“旧病”,注意“平补”,女性应做好护足保暖工作,沐浴不宜过勤,做好“三防”。

  • 秋燥会耗伤女性气血,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滞血瘀、内分泌失调。进入更年期的女性更是如此。同时,秋季光照减少万物凋零,易触景生情而“悲秋”,给很多女性带来情绪波动。因此,益气养血、疏肝解郁对女性秋季养生显得尤为重要。建议玫瑰花泡水作茶饮,玫瑰花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对于调节情绪、缓解身心压力都有...

  • 1、防秋燥 秋天最主要的气候特点之一就是非常的干燥,霜降时节秋燥是非常的明显。因此家中可以防止一些加湿器来保湿,或者平时多喝水。2、防秋郁 晚秋时节,天气慢慢地变冷,草木枯黄,万物萧瑟,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因此就有“悲秋”的说法,平时可以多增加户外运动。3、防秋寒 俗语有“寒露不...

  • 秋季*的抵抗力会明显下降,要注意饮食上少吃一些辛味辣味的刺激食物,这类食物会刺激胃肠,引发一些溃疡及炎症,其次这类食物会伤及肺部,需多加注意。秋季干燥,应该多吃一些润肠的食物,例如蜂蜜、杏仁等食品,不仅能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预防秋燥引起的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1...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