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寒症分别养一关节冷痛风寒湿,保暖已无效!奇穴应对

体寒的人阳气不足,可选用按摩、刮痧、艾灸等方法在家自行保健。其中艾叶是纯阳之物,具有温经通络的功效,还可以“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艾灸疗法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通经疏络,让艾叶的温暖驱走体内的阴寒。

不管晴天还是雨天,夏季或冬季,有些人的全身关节如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等,常感寒冷酸痛,保暖已无效果。
体内有寒的人容易患有关节冷痛,关节冷痛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畴。痹症是指人的体表、经络因为感受了风、寒、湿、热等邪气,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沉重、僵硬,或者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

之所以称为“痹”,是因为风、寒、湿停留在身体里,不容易清除,导致关节冷痛反复发作。
体内有寒的人膝关节冷痛,可能是因为膝部受寒、湿侵袭,先刮痧后艾灸的方法祛寒湿效果更好。
膝关节刮痧要坐着,屈膝,重点刮拭膝关节处和上下左右的穴位。先找到髌骨上缘正中的鹤顶穴,再找到膝眼穴,左右腿共4穴。

首先点按双侧膝眼穴,各按5~10下,能为膝关节补氧祛瘀,再从鹤顶穴上方向膝下方刮拭。
还要刮拭膝关节两侧的穴位,方法为:从上向下刮拭梁丘穴,再刮拭足三里穴,从上向下刮拭膝阳关穴至阳陵泉穴,
再从上向下刮拭血海穴、阴陵泉穴,每穴刮拭20~30下。
膝眼穴和鹤顶穴是治疗膝关节疼痛的两个奇效穴 ,刺激膝眼穴可治各类膝关节疼痛,鹤顶穴对膝关节炎、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有治疗作用。
对其余穴位的刮拭疏通可以起到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刺激阴陵泉穴能清热化湿、通利三焦;阳陵泉主筋,刺激该穴有健骨强筋、祛风除湿的功效。

艾灸膝关节有温阳补气、舒经通络、化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对治疗因寒湿造成的关节冷痛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效果。
艾灸时取仰卧位或坐位,主要取足三阳经穴位为主。选用温和灸法,即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 血海穴、梁丘穴、犊鼻穴、膝眼穴、足三里穴、膝阳关穴、阳陵泉穴、阿是穴(疼痛处就是) 等处熏灼,一般距离皮肤约3厘米。灸至皮肤有温热舒适感觉或皮肤红晕即可,一般灸15~30分钟,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
肩部关节冷痛是由肩部感受风寒所致,故又名“漏肩风”。该病属于“痹证”,受风、寒、湿三气夹杂侵袭所为,导致局部气血痹阻,引发疼痛。隔姜灸能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一般施灸数次后可有效缓解疼痛。

肩周部位多为阳经分布,病邪之中以寒湿为重,兼有瘀血阻滞,故可取手三阳经在肩部的诸多穴位施灸,温阳散寒、行气活血、祛除病邪。如肩井穴、肩中俞穴、曲池穴。

隔姜灸以上穴位,每次灸3~5壮,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2022-08-21
mcxzy 阅读 74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9:48: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感受寒邪引起的病症 患者在寒凉环境中停留过久或感受风寒等,容易引发头痛、发热、咳嗽等寒邪外感症状。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以及身体疼痛等症状。2. 阳虚型体质的寒症 阳虚型体质的人体内阳气不足,常常表现出畏寒怕冷、面色苍白无华等症状。由于阳气不足无法温煦机体,所以会导致全身寒...

  • 宫寒的对象是子宫,主要表现为子宫寒冷,下腹寒冷有时作痛。体寒的对象是身体,可遍及全身部位,如四肢躯干。3、寒的症状不同 宫寒表现为妇女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所出现的下腹坠胀,疼痛,白带多,,月经失调,脉沉紧,舌苔薄白多津等。体寒表现为身体畏寒,怕冷,面色苍白,手脚冰凉,容易疲劳乏力,...

  • 附子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适用于多种病症。例如,可以用于治疗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四肢冰冷、脉象微弱、心腹寒冷疼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引起的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所有因寒冷而导致的顽固性疾病。使用附子时,通常建议的剂量为3至15克,但在回阳救...

  • 1、强劲壮骨的中药风湿药酒方:金钱白花蛇药酒“我临床研制了一个药酒方,用在腰腿痛病人、风湿病人等身上,屡收显效。有需要的不妨一试。”旷惠桃教授说。药方:当归10克、枸杞子15克、酒山茱萸(酒萸肉)10克、桂枝5克、黄芪15克、木瓜10克、苏木10克、炒骨碎补10克、淮牛膝10克、盐杜仲10克、熟...

  • 湿浊发病是嘴馋冷食损害肠胃,或久在湿冷自然环境体会湿浊为病,由此可见头昏脑胀如布裹,浑身酸疼,喝藿香泡茶。寒症湿浊会二种以上另外发病,风寒头疼喝白芍泡茶,风湿病造成 的身体不适感喝桑枝泡茶。风、寒、湿另外发病主要是关节疼,喝羌活泡茶。1、寒症湿浊就是指因风、寒、湿、热等风邪侵入...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