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运行时间

1、凌晨3点-5点(寅时)是肺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2、凌晨5点-7点(卯时)是大肠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3、辰时(7点到9点)是足胃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4、已时(9点至11点)是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5、午时(11点至13点)是心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6、未时(13点到15点)是小肠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7、申时(15点至17点)是膀胱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8、酉时(17点至19点)是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9、戌时(19点至21点)是心包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10、亥时(21点到23点)是三焦经旺开穴运行的时间。
11、子时(23点至1点)是胆经旺开穴运行的时间。
12、丑时(凌晨1点-3点)是肝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扩展资料: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
六阳经分布于是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三阴经上肢分别为手太阴
肺经在前、手厥阴心包经在中、手少阴心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经在中、
足少阴肾经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8寸以上,
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三阳经上肢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在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太阳小肠经在
后,下肢分别为足阳明胃经在前、足少阳胆经在中、足太阳膀胱经在后。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的分
布是,足少阴肾经在胸中线旁开2寸,腹中线旁开0.5寸处;足太阴脾经行于胸中线旁开6寸,腹中线
旁开4寸处;足厥阴肝经循行规律性不强。足阳明胃经分布于胸中线旁开4寸,腹中线旁开2寸;足太
阳膀胱经行于背部,分布于背正中线旁开1.5寸和3寸;足少阳胆经分布于身之侧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十二经脉
2022-12-07
mcxzy 阅读 33 次 更新于 2025-04-06 21:05: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人体的十二经络运行遵循特定的时间规律,这一规律被形象地描述为“子胆、丑肝、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膀、酉肾、戌心包、亥三焦”。这里的“子丑寅卯”指的是不同的时辰,例如,子时对应的是夜晚的11点到凌晨1点,丑时是凌晨1点到3点,寅时则是凌晨3点到5点,卯时为清晨...

  • 2. 凌晨5至7点,大肠经活跃于卯时。3. 早晨7至9点,胃经主导于辰时。4. 上午9至11点,脾经运行于已时。5. 中午11至下午1点,心经运行于午时。6. 下午1至3点,小肠经工作于未时。7. 下午3至5点,膀胱经活跃于申时。8. 下午5至7点,肾经运行于酉时。9. 下午7至9点,心包经主导于戌时。1...

  • 人体十二经络运行时间表显示,子时23:00-1:00是胆经的运行时段。人在这一时段入眠,有助于胆经的新陈代谢。但是心脏功能最弱,心脏病患者大多在此时段发病或死亡。因此,家中若有心脏病人需特别留意。丑时1:00-3:00是肝经运行,肝血在此时段进行代谢。若此时未入睡,肝将无法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

  • 辰时:运行胃经。巳时:运行脾经。午时:运行心经。未时:运行小肠经。申时:运行膀胱经。酉时:运行肾经。戌时:运行心包经。亥时:运行三焦经。十二经络是经络分类名,指十二经及其脉络,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了解十二经络的运行时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身体...

  • 一天中的十二时辰与人体的十二经络相对应,每个时辰对应一条经络的活跃期。比如,子时(23点至1点)是胆经最旺的时期,适合养护胆经。胆汁的新陈代谢在这个时段进行,因此,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胆汁的正常代谢至关重要。丑时(1点至3点)是肝经最旺的时间,这时肝脏负责清理和更新血液。肝藏血,肝经活跃...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