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说伤寒论

      日月星辰,不推自行,不燃自明。天地万物,循环往复,自然运行。人体运行,非人之智,故治亦不以人智,唯减阻力,道自流通。故谓道演伤寒,道治伤寒,以道说伤寒论。

      太阳不燃自明,太阳系九大行星运转有序,不推自行。银河系,河外星系包括整个宇宙都一样,它不是人力所推动的,它是自动运行。不管你学不学习,懂不懂医,你的身体系统也都是自动运行。并不是说你不学习不懂医你的身体就不会运行了。人体的细胞也都不是人造的,人体的一切运行也不是人工智能的,它是自然生成的,呼吸系统也好,血液循环也好,你不用去关注它,包括晚上睡觉时,它也不会因为你忽视它而不工作。相反,你若去人为干涉反而会影响它正常运行。比如,你若紧张担心可能会导致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自然界一切运行都是自动循环运行的,包括社会,经济,日月星辰,天地万物。每个朝代的兴起与衰落也形成一个周期循环,太阳东升西落也是周期循环,地球自转和公转也是周期循环,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循环也是自动运行,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都是自然循环。人体的五脏和血液也是自动循环。也就是说身体运行是自然智慧,自然运行,它不是父母指挥的,所以也不是父母创造的,但它借助父母生产出来。它是自然运行,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一样,是自动运行。

      花草树木亦是如此。花草树木有种子,种子落地,生根发芽,长出枝叶,然后开花结子,然后种子再落地生根发芽,也是在自然循环。天地万物同理,同归于阴阳五行。所以,伤寒论以枝为阳,以根为阴。桂枝为什么用枝,白芍为什么用根,仲景治肢节疼痛为什么用桂枝,枝与肢有什么关系?这就是同气相求,桂枝属阳,是向外走的,白芍属阴,是向内走的,所以桂枝汤简单的几味药,疗效就很神奇,就可以让身体内外循环,阴阳相交,主治太阳病。而小建中汤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倍白芍的用量,再加上饴糖,所以就可以温中补虚,主治中焦虚寒,面黄气虚。身上发黄,不管什么病,小便通利的,当虚劳病治。黄是脾胃病,小便利没有湿,那就是虚劳。就是虚弱的很了,用小建中汤原方特效,哪怕医院查说是肝衰竭。虚弱的病,精血营养物质都不够用了,气血精神严重不足,营养不了身体,出现身体内脏疼痛,心慌心跳,这些有形的营养物质循环不了,产生匮乏,所以会营养不到身体而出现里急,心悸,四肢酸疼,无力,咽口干燥等。还有消瘦,梦失精,衄等都是精血营养物质不能正常循环,人的身体消耗的快,而进入储存状态的少,用小建中汤特效。感冒后表现的症状以心脏问题为主的,心悸,心慌,烦乱,用小建中汤特效。还有手足烦热也是阳不能向内转阴,堵住了,循环不通了,也可以用小建中汤。

      人和天地万物都是一体的,日月星辰、山川大地、呼吸百脉皆同一自然运行,皆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违背了自然规律,所以就会阴阳不通,心肾不交,以致出现各种病症。其实自然界万事万物皆为药,譬如自然界的水可以清心火,肺热,夏天天火过旺,常下水,自然界的水清夏天的心火,引心火下行以补肾,这就起到了清心火补肾的作用。而冬天,天火弱而水强,需要补火,借用自然界的力量,可以多晒太阳补火。但现在冬天供暖太过,能量不能下行于肾,起不到很好的归元的作用,反而导致肾精藏不住了,这就是过犹不及。道说伤寒,道法自然,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2022-07-27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4:38: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道说伤寒,道法自然,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 《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

  •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年寿极矣而弗夭,良由轻身减害,爱好养生之道也。论伤寒者必辨表里虚实寒热之异,察气血阴阳盛衰之因。夫伤寒传染之病,热病之类也;经曰:形寒饮冷伤肺,盖伤于表者多热病,伤于里者多寒病。是以圣人设此伤寒六经之法以诊诸病焉。故有太阳中风桂枝之剂,麻黄诸汤汗下之殊...

  • 伤寒论序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

  • 不是巧合,你可以去看看黄帝内经运气篇章,对比,你就明白了,易演伤寒论是以五运六气为基础运用易经十二辟卦演绎伤寒论六经辨证,而非楼上说的周易,应该是易经运用到中医里面最没用的一个是八卦另一个就是周易道之所属,工之所疑,那才是与上古中医最近的医学思维,也是最接近本质的理论,如今的...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