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甘草汤:调和肝脾,缓急止痛

主治症状:

调和肝脾,缓急止痛,主治胃虚寒之症,肝脾不和。夜间脚抽筋。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脘腹疼痛。

表现:

浑身发冷,胃痛,但是却喜温喜按。(只有胃部虚寒引起的疼痛,才会喜温喜按。如果是热证,则会腹痛拒按。),左肋下痛,腹泻,呕而不吐,冒冷汗,比平时更畏寒。

用量:

白芍60克,甘草30克,共3剂。

出处:

芍药甘草汤出自于《伤寒论》29条之下,原文谓:“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体现了本方酸甘复阴、缓急止痛之功。脚抽筋,多发于夜间,夜为阴,夜间发病,多阴血不足,不能濡养筋脉,故脚挛急,此芍药,酸苦微寒,养营和血,而擅缓解拘急之功,炙甘草甘温,补中缓急,二药合用,酸甘化阴,阴复而筋得所养,则脚挛急自伸。

药理分析:

止痛妙方——芍药甘草汤。腰酸背痛其实是肌肉酸痛,腿抽筋自然是筋脉痉挛,脾主人一身肌肉,肝主筋脉,肌肉和筋脉有了问题,就要找准主因,调和肝脾。芍药性酸,酸味入肝,甘草性甘,甘味入脾,因而这味芍药甘草汤被誉为止痛的良药,并且一点都不苦口。

取白芍20克,甘草10克,或用开水冲泡,或用温火煮,可当茶水饮用。注意,如果主治的是脚抽筋的话,这里说的芍药、甘草一定要是生白芍、甘草,不要炙过的,炙过的药性就变了。

如果是偏重治胃痛腹泻,肝脾失和的话,可以采用炙甘草,这里解释一下:

生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炙甘草是甘草的加工品,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

生白芍平肝敛阴,炒白芍养血调经。

补充:

虚寒之症在白芍甘草汤之后再配合使用香砂养胃丸使用更好。

香砂养胃丸为温里剂,具有温中和胃之功效。主治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2022-06-18
mcxzy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7:46: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药理分析:止痛妙方——芍药甘草汤。腰酸背痛其实是肌肉酸痛,腿抽筋自然是筋脉痉挛,脾主人一身肌肉,肝主筋脉,肌肉和筋脉有了问题,就要找准主因,调和肝脾。芍药性酸,酸味入肝,甘草性甘,甘味入脾,因而这味芍药甘草汤被誉为止痛的良药,并且一点都不苦口。取白芍20克,甘草10克,或用开水冲泡,...

  • 芍药甘草汤的主要功效是调和肝脾、缓急止痛,可以治疗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等,本方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方中芍药酸寒,具有养血敛阴、平肝柔肝、止痛的功效,而甘草性味甘温,具有健脾益气、缓急止痛的功效。同时甘草在中药中也称为...

  • 芍药甘草汤源自《伤寒论》,主要治疗因误汗导致阴血受损的脚挛急不伸之症,药物组成为白芍药和炙甘草各四两。白芍酸苦入厥阴,具有敛阴和营的作用;炙甘草甘平入太阴,能够补脾生津。两药合用,酸甘化阴,益气和血,养血通痹,缓急止痛,关键在于调和肝脾。此方虽简单,但辨证准确并灵活加减,可治疗多种...

  • 1. 芍药甘草汤源自《伤寒论》,具有调和肝脾、缓急止痛的功效。2. 该方由芍药和甘草两味药材组成,每味药材的用量均为12克。3. 制作方法是将芍药和甘草加水600毫升煎煮,煮至300毫升后去滓,分两次温服。4. 芍药甘草汤主要用于治疗伤寒伤阴、筋脉失濡引起的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等症状。5. 它...

  • 将锅置中火上,煎煮20分钟,滤去渣,在药汁内加入白糖拌匀即成。芍药甘草汤是出自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芍药甘草汤是一剂处方,本方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方中芍药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二药相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止痛之...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