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中草药之茵陈蒿

  茵陈蒿味苦、辛,性凉。入肝、脾、膀胱经。功能: 清热 利湿、退黄疸。有毒。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医家论药之茵陈蒿
  “茵陈,其主 风湿 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及头热,皆 湿热 在阳明、太阴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湿除热,湿热去,则诸证自退矣。除湿散热结之要药也。”(《本草经疏》)
  “茵陈,用此者用其利湿逐热,故能通关节,解热滞,疗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利小水。专治黄疸,宜佐栀子。黄而湿者多肿,再加渗利,黄而燥者干涩,再加凉润,只有阴黄一证,因以中寒不运,此非所宜。又解伤寒、瘴疟火热,散热痰、风热疼痛,湿热为痢,尤其所宜。”(《本草正义》)
  “茵陈,味淡利水,乃治脾、胃二家湿热之专药。湿疸、酒疸,身黄溲赤如酱,皆胃土蕴湿积热之证,古今皆以此物为主,其效甚捷。荡涤肠胃,外达皮毛,非此不可。盖行水最捷,故凡下焦湿热 瘙痒 ,及足胫跗肿,湿疮流水,并皆治之。其阴黄一证,虽曰虚寒,然亦内有蕴热,故能发见黄色,则以入于温经队中而扫荡之,即仲景茵陈附子之法。”(《本草正义》)
  “仲景茵陈栀子大黄汤,治湿热也;栀子檗皮汤,治燥热也;湿则泻之,燥则润之可也。此二药治阳黄也。”(《汤液本草》)
  “茵陈有两种:一种叶细如青蒿者名绵茵陈,专于利水,为湿热黄疸要药。一种生子如铃者,名山茵陈,又名角蒿,其味苦辛小毒,专于杀虫,治口齿疮绝胜。《本经》主风湿寒热,热结黄疸,湿伏阳明所生之病,皆指绵茵陈而言。”(《本经逢原》)
  茵陈蒿的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茵陈蒿和滨蒿均含蒿属香豆精(Scoparone,即6,7-二甲氧基香豆精6,7-Dime- thoxycoumarin)、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茵陈炔内酯(Capilarin)以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
  亦含香豆酸及其他有机酸类,如茵陈蒿含茵陈香豆酸A(Capillartemisin A)、茵陈香豆酸B、去氧茵陈香豆酸(Deoxycapillartemisin)、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滨蒿含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水杨酸(Salicylic acid)、壬二酸(Azelaic acid)、焦没食子鞣质(Pyrogal lol tannins)、草酸(Oxalic acid)。
  尚含挥发油,茵陈蒿含茵陈二炔(Capillen)、邻甲氧基茵陈二炔(O-Metho xycapillen)、茵陈二炔酮(Capillin)、茵陈炔醇(Capillanol)、去甲茵陈二炔(Norcapillene)、茵陈二烯酮(Capillon)、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对聚伞花烯(p-Cymene)、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等;滨蒿含茵陈二炔酮、α-蒎烯、杜松油烯(Cadinene)、环氧石竹烯(Caryophyllene epoxide)、丁香酚(Eugenol)等。
  此外,茵陈蒿还含色原酮类和黄酮类物质,如茵陈色原酮(Capillarisin)、茵陈黄酮(Areapillin)、异茵陈黄酮(Isoareapillin)、蓟黄素(Cirsimauitin)、芫花黄素(Genkwanin)、异鼠李黄素(Isorhamnetin)、槲皮黄素(Quercetin)。滨蒿含醛、酮化合物,如甲庚酮(Methylhepthylketone)、香兰醛(Vanillin)、正丁醛(Butylaldehyde)、糠醛(Furaldehyde);亦含有 植物 雌性激素(Phytoestrogens)、胆碱(Choline)等。
  茵陈蒿的毒副作用及 解毒 急救方式:
茵陈二炔酮给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为6.98mg/kg。6,7-二甲氧基香豆素给小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为497.6mg/kg。30~50mg/kg 静脉注射,可使部分猫、兔 心电图 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对羟基苯乙酮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5g/kg;口服给药为2.2g/kg,为其利胆作用的10倍以上;亚急性毒性实验,对大鼠连用3个月,对体重、 血常规 和肝组织无明显影响,仅在大剂量时对胃肠道有轻微刺激作用。
  茵陈毒性很低,临床应用本品至30g 亦不会引起不良反应。但曾有 报告 ,日服茵陈24g,连服30日,21例中有7例出现头昏、恶心,上腹饱胀与灼热感,多在服药第一日内出现,以后反应逐渐减轻或消失。另外,还有2例轻度 腹泻 ,1例出现短暂心慌。
2022-07-04
mcxzy 阅读 29 次 更新于 2024-11-18 01:41: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茵陈是一种中药。请看图认=一=认。提醒网友,回答不详细之处请参看百度网。为表示互相尊重,如果回答正确,对答案你也满意,请按下采纳,谢谢!

  • 茵陈 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英)capillary wormwood herb 别名 绵茵陈、白蒿、绒蒿、松毛艾。 来源 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幼苗。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茎直...

  • 你好,那个茵陈并不是艾蒿。 虽然两者都属于菊科的植物,但是功用完全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1、茵陈是菊科植物,幼嫩的时刻可以做菜吃,但是年老的时候变成了茵陈蒿,也就是中药材了,这就是“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其功效“清热利湿”。 2、艾蒿,又名艾草。幼嫩的...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