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原书16卷,成书后很快散失于战乱之中。至西晋王叔和重新搜集方得保存,但六朝隋唐时秘藏而不显,故唐代孙思邈有“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之叹。且后世史志所载书名、卷数等颇为纷乱。直到北宋经校正医书局林亿等校定,始有今传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前者专论伤寒,后者专论杂病。《伤寒杂病论》原书的全貌,已不可确知了。
2020-01-02
2020-01-02
《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主,《金匮要略》以脏腑辨证为主。据《伤寒论》自序里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可知两书原为一体,但伤寒是感邪为患,故变化较多,内伤则是本脏自病,故传变较少,因此,治伤寒...
他撰著了一部《伤寒杂病论》把医治伤寒病的方法告诉大家。后来,的名医王叔和,在仔 细钻研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后,把这部重要的医书分开改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伤寒论》专门分析伤寒病的病理,提出治疗方法,附有 治疗的药方。《金匮要略》则是治疗各种杂病的药方汇集,这...
直到北宋经校正医书局林亿等校定,始有今传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前者专论伤寒,后者专论杂病。《伤寒杂病论》原书的全貌,已不可确知了。
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其有关内容如下:1、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书,作者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该书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创造性地融汇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2、伤寒论:《伤寒论》主要论述...
张仲景的著作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由于这时候,东汉王朝动荡不安,为了避乱,张仲景辞官来到岭南隐居,专心研究医学,撰写医书。到建安十五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