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土鳖虫、水蛭、虻虫、蜣螂、蛴螬、蜘蛛、蜂窠、鼠妇、白鱼9味虫类药,散在于抵当汤、抵当丸、鳖甲煎丸、大黄 虫丸、下瘀血汤、蜘蛛散、土瓜根散等7个方剂中,主要用治蓄血证,瘀血内闭的经闭、腹痛、症积、疟母,寒气凝结肝脉之阴狐疝气等,以达破血逐瘀、活血通经止痛、消积化症、破结通利除疝等多重治疗目的,显示了虫类药独特的功效和应用。今起本版将这9味虫类药的性味、功效,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2016-09-11
请用一句话概括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治病总纲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他们初次见面时,张仲景就对他说:“您身体有病,得早点医治才行,否则将来眉毛脱落,有生命危险,现在喝五石汤可以防治。”王粲听了他的话很不高兴,不久,两人再次见面时,张仲景就问王粲服药了没有,王粲回答说服了。但是张仲景却摇了摇头说:“从您的气色上看,不像是已经服过药的样儿,您为什...
如果在朝廷内当官,就要为国家出力、为百姓服务。如果不当官了,就要做一个救济困苦人民、为百姓出力的人。原文: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此句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主要内容: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第一卷为“辨脉法”和“...
在纷繁世事中,张仲景的洞察如明灯,揭示了世人对健康与医术的忽视。他深感士人过于追求荣华,忽视了医药的至要,疾病临头时,往往手足无措。他以悲天悯人的医圣之心,编撰《伤寒杂病论》,旨在揭示病症的根源,而非仅止于治疗,这是一部引导人们理解疾病本质而非单纯依赖经验的著作。扁鹊的故事,如同...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三、张仲景医学传世 《伤寒杂病论》已经失传。《伤寒论》是王叔和根据自己搜寻到《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分的轶文整理而成。《金匮要略》是宋代王洙、林亿、孙奇等人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伤寒杂病论》残简,将关于杂病的部分整理成册,更名为《金匮要略》。 情形解析 “然仲景为医中之圣...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 3位名垂青史的名医都用过的祛湿秘方,效果显著,建议收藏 15次阅读
-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区别 16次阅读
- 《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同方不同煎煮方法现象探究 15次阅读
- 张仲景用的炮附子是哪种炮附子? 29次阅读
-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什么? 15次阅读
- 中药炮制古代有哪些称呼 28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