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大全集的内容简介

中医哲学主张人的生活习惯要符合自然规律,故将十二地支作为每日节律,用来说明人体经络在昼夜间阴阳消长、盛衰更替的情况,即每天的十二个时辰与人体十二经脉相对应,环环相扣,十分有序。并依据此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的作息时间结合,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十二时辰养生法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医养生注重天、地、人合一的观念,用古老中医智慧解密了人体健康与自然界的神奇联系,揭示了藏在时间里的健康密码。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就奠定了其理论基础,书中详细记载有关于天人相应、经脉气血流注、针刺须候气逢时等学说,将阴阳五行原理、天干地支规律、十二脏腑特征融会在一起。

2016-06-04
mcxzy 阅读 44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7:27:2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子时,胆经当令,宜静养;丑时,肝经活跃,宜护肝;寅时,肺脏功能最强,宜养肺;卯时,大肠经通畅,宜大肠养生;辰时,胃经分解食物,宜进食;巳时,脾气旺盛,宜养脾;午时,心经需休息,宜放松;未时,小肠经工作,宜营养吸收;申时,膀胱经活跃,宜利尿;酉时,肾经主管封藏,宜补肾;戌时,心包经主...

  • 通过《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医养生智慧,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调整脏腑平衡、阴阳平衡,从而实现身心健康。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合家庭成员共同实践,促进家庭和谐,共同迈向健康生活。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不妨将《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融入日常生活,让传统智慧成为...

  • 1.子时 (23:00-1:00)胆经旺。子时前入睡,晨醒后头脑清醒、气色红润;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2.丑时 (1:00-3:00)肝经旺。丑时不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易躁怒,易生肝病;胆的排毒,亦同。3.寅时 (3:00-5:00)肺经旺。心脏病患者此时最易发病。寅时醒来睡不着,多为气血不足;肺...

  • 在养生法中,十二时辰各有其独特的养生要点。首先,子时(夜里11点至次日凌晨1点)是胆经当令,此时阳气开始生发,保持深度睡眠至关重要。《黄帝内经》提到,胆气的生发能带动全身气血,所以子时睡眠对健康至关重要。亥子时为水,宜安静入睡,屈膝卧姿有助于阴阳交接,促进元气生成。丑时(凌晨1点至3点)...

  • 早晨5点至7点的卯时,大肠经当令。此时应早起活动四肢筋骨,进行打太极、叩齿摩面等养生动作。上午7点至9点的辰时,胃经当令。此时应喝一杯开水,进行简单的晨间活动,并享用清淡而营养的早餐。上午9点至11点的巳时,脾经当令。此时适合进行脑力活动,但需注意劳逸结合,及时休息眼睛。上午11点至下午1点...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