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要怎么熬 才能完全发挥它的药效

  一、如何煎煮中药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和疑难杂症,使用中药治疗有很好的效果。但中药一般需煎熬取汁服用,煎熬的过程有一定的技巧,药圣李时珍曰:“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为使中药药效更好地发挥出来,在中药熬制过程中有较为严格的要求。现简介如下:
  1、煎药器皿的选择:
  最好用砂锅或搪瓷锅,也可用不锈钢锅;以耐火的砂锅或陶罐最为理想,因其受热均匀、性质稳定、煎汁浓、质量高。禁用铝锅和铁锅、铜锅,(特殊要求的除外);因为铝、铁、铜的金属活性较强,很可能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学反应,轻则使某些有效成分发生沉淀,降低药效;重者生成有害物质,产生毒性。
  煎药器具容量宜稍大,以利煮制时药液不断翻滚;锅盖应稍高一些,可使水分和挥发成分产生“回流”。煎锅要经常保持清洁,每次煎完药后应立即去掉药渣,以免影响下次煎煮效果。
  2、加水量要适度:
  加水量应根据药量的多少,吸水程度及需要煎煮时间的长短而定。一般头煎加水量多一些,以浸没药材2~3cm为度;第二煎加水量可酌减。
  对于吸水性较强的草药,可将量大的草药另煎,弃渣取汤,然后用此汤煎其他药物;也可将需水量大的和需水量小的分煎,各滤其汁,再混合煎熬浓缩。还有一种方法,将药物煎三次或四次,再将滤液混合在一起,浓缩至一定量。
  需要注意的是,煎药期间不宜频频加水,这不利于药物的分解。药煎糊了,应弃去不要,一般不要加水续煎,以防发生化学反应,引起中毒。
  3、浸泡中药应注意事项:
  为提高药物的煎出率,在煎煮前宜加水搅拌后浸泡30~60min。冬天若用温水浸泡可缩短煎煮时间,但不能用开水浸泡,以免某些蛋白或淀粉成分突然受热而凝固,外层形成粘密的包膜,或使部分高分子物质形成胶体,而不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
  另外,一些块形较大的药材、种子类药材及金石类应加以破碎,以利煎出。
  4、掌握火候的大小:
  火候指火力的大小、温度的高低,分为“小火”、“中火”、“旺火”,又称“文火”、“武火”。
  “小火”药液呈微沸状态,药液中药物对流不明显,俗称“芝麻沸”,需每隔5~6min搅一次。“中火”药液呈沸腾状态,药液中药物对流较明显,俗称“鱼眼沸”,需每隔3~5min搅一次。“旺火”药液呈沸溢状态,药液中药物对流极明显,上下翻腾,药液底层中间部分见不到药物,要勤搅拌,勿使溢出。
  煎法有三:轻煎(解表药)用旺火速煎,头煎煮沸10~20min,二煎煮沸5~10min。中煎(一般药)用旺火煮沸后改中火,头煎沸后20~25min,二煎煮沸15~20min。
  重煎(滋补剂)用旺火煮沸后改小火,头煎煮沸30~40min,二煎沸后20~30min。
  5、特殊要求:
  中药汤剂在应用中还有一些特殊要求,应依照处方进行。
  ①单煎:为了保证一些贵重药或活性成分强烈的药物,如人参等,为能充分发挥药效,避免浪费,故要求单煎;即单独煎煮去渣后,再与其它药的煎液合并服用。
  ②先煎:因处方中不同的药物其有效成分浸出所需的时间长短不一,故应先煎一段时间,再以此汁入它药煎煮。矿石及有壳的果实类应先煎;有毒类药物更应久煎先下,以减轻毒性。另有一些质重量大的药物,如鳖甲、龟板、龙骨、牡蛎、石决明、灶心土等,也应先煎。
  ③后下:多指含有芳香挥发成分的药物,久煎容易损失。有些药物为保留其最佳药效,如大黄、薄荷、佩兰、丁香、鱼腥草、砂仁、豆蔻等,也常常后下。
  ④包煎:多是带有绒毛或质地轻、体积小的颗粒种子及易粘结、易煎糊的药物。绒毛在药汁中不易被除去,服后刺激咽喉,易引起剧咳。质轻种子浮在水面,药汁沸腾时易溢出锅外,所以需用纱布包裹后煎煮。如赤石脂、车前子、海金砂、旋复花等。
  ⑤冲服:贵重药及一些不能加热的药物,应用药汤冲服。如三七粉、羚羊粉、琥珀、朱砂(加热易生成汞)、雄黄(加热易生成砷)、麝香等。
  ⑥烊化:多指胶剂及糖类;应用少量水蒸化或以药汤温化溶解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黄明胶、饴糖等。2011-11-16
煎中药,最好用砂锅,不过特殊情况也可以就地取材,不必拘泥。火的大小,因药而异,这个开药时大夫会告诉你。开锅多长时间,一般二十分钟左右,特殊的药,有的时间会很长,要单独煎,有的时间会很短,具体医生地也会告诉你2011-11-21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4-09-20 21:25: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