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WHO颁布的针灸治疗适应症1980-2002-至今

其中包含了许多如呼吸道、眼科、消化科、口腔科、胃肠道及神经肌肉问题的治疗

一、呼吸道疾病 包括急性鼻窦炎、急性鼻炎、感冒及急性扁桃腺炎

二、呼吸系统疾病 包括急性气管炎及支气管气喘(对儿童和单纯性患者效果最好)两种适应症。

三、眼科疾病 包括急性结膜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近视(儿童)及单纯性白内障等四种适应症。

四、口腔科疾病 包括牙痛、拔牙后疼痛、牙龈炎及急慢性咽炎等四种适应症。

五、胃肠性疾病 包括食道及贲门痉挛、呃逆、胃下垂、急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缓解痛)、单纯性急性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肠燥激症、急慢性结肠炎、急性菌痢、便秘、腹泻及肠麻痹等十二种适应症。

六、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包括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早期、中风后的轻度瘫痪、周围性神经疾患、小儿脊髓灰白质炎后遗症(早期如在六个月内)、美尼尔氏综合症、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遗尿、肋间神经痛、颈臂综合症、肩凝症(五十肩)、网球肘、坐骨神经痛、腰痛及关节炎等十七种适应症。

在1980年WHO颁布的针灸治疗可以见到基本上以镇痛为主的神经肌肉骨骼疾病,约占百分之四十,也就是说早期仍然比较集中在针灸的镇痛效果上,但在临床上,针灸对于循环系统的血压调整;肾脏泌尿系统的尿失禁与尿潴留;妇产科的月经不调、产后缺乳、滞产、胎位不正等等,均有显著的疗效,在许多医学期刊学报里,都有专题报导。

因此,针灸治疗病症,并不能局限于WHO 公布的适应症中。随后在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针灸临床研究报告的回顾与分析》的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针灸治疗病症的范围及疗效,具体如下:

放疗和/或化疗的不良反应、过敏性鼻炎(包括花粉病)、胆绞痛、抑郁症(包括抑郁性神经症和中风后的抑郁症)

急性细菌性痢疾、原发性痛经、急性胃脘痛(消化性溃疡、急性和慢性胃炎、胃痉挛)、面部疼痛(包括颅颌功能紊乱)

头痛、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引产、膝关节疼痛、腰痛、妊娠呕吐、恶心和呕吐

颈部疼痛、口腔疼痛(包括牙齿疼痛和颞颌关节功能障碍)、肩周炎、术后疼痛

肾绞痛、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扭伤、撞击、网球肘

由此可以见针灸的饮用开始到一些临床的内科疾病方便,主要针对一些消化道及妇科系统疾病的治疗及预防,并且在临床也获得较好的疗效。而此类型的治疗目前在临床上也是很广泛的被使用,但是许多人依旧将针灸的治疗停留在所谓的止痛治疗。

其实针灸治疗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崇的预防医学,在人体尚未出现任何不适之前,针灸的治疗不仅仅可以维持人体的基本代谢,还可以起到调动免疫、增加个人细胞活性的效果,并非只是在得病后才可以做的项目,希望针灸的原理及适应症能够更为广泛的被人知道2022-06-16
mcxzy 阅读 29 次 更新于 2025-04-04 06:54:4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1980年WHO颁布的针灸治疗可以见到基本上以镇痛为主的神经肌肉骨骼疾病,约占百分之四十,也就是说早期仍然比较集中在针灸的镇痛效果上,但在临床上,针灸对于循环系统的血压调整;肾脏泌尿系统的尿失禁与尿潴留;妇产科的月经不调、产后缺乳、滞产、胎位不正等等,均有显著的疗效,在许多医学期刊学报里,...

  • 为适应针灸临床治疗和研究发展需要,世界卫生组织于1996年召开了意大利米兰会议,提出64种针灸适应证,并作如下论述:一、呼吸系统疾病 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炎;感冒;扁桃腺炎;急、慢性喉炎;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二、眼科疾病 急性结膜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近视眼;白内障。三、口腔科疾病 牙痛;拔牙后...

  •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公布,针灸对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包括但不限于43种疾病。具体如下:上呼吸道疾病: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普通感冒、急性扁桃腺炎、慢性扁桃腺炎。呼吸系统疾病:急性气管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眼科疾病:中心性视网膜炎、白内障、急性结...

  • 针灸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不仅适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疾病的治疗,还可以用于精神心理疾病的调理。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列出了43种针灸可以治疗的疾病,这进一步证明了针灸疗法的有效性和广泛性。针灸疗法包括针法和灸法,主要是通过刺激人体体表的经络和穴位,结合特定的手法,以达到...

  •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公布的有四十三种疾病(实际不只此数)、用针灸治疗会有较突出 的疗效,分述如下: 上呼吸道疾病: 1 急、慢鼻窦炎 2 急、慢性鼻炎 3 普通感 4 急、慢扁桃腺。 呼吸系统疾病: 1 急、慢性气管炎 2 支气管哮喘。 眼科疾病: 1 中心性视网膜炎 2 ...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