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带白话文解释或者注解清晰的版本

伤寒论特色及评论《伤寒论》原名《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是一部中医学经典著作,它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其理法方药一线贯穿的学术体系,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伤寒论》的理论体系及辨证方法,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理论和临床诊断、治疗的发展,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晋代以降,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对《伤寒论》的研究。《伤寒论》不仅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必读书籍,也是中医院校的必修课,被誉为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本书对《伤寒论》著作进行语译,既忠实原文,又不失实用性和趣味性,语言生动流畅、通俗易懂,适合初学中医者及中医爱好者、养生保健者阅读。”不是白话本2013-03-27
伤寒论通俗讲话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刘渡舟,任应秋 编著2013-03-26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5:04: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伤寒论第92条辨: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原文解释:病人发热、头痛,脉不浮而反沉。若症状不解,身体依然疼痛,表明体内免疫系统虚弱,应先治疗内部虚弱,可使用四逆汤。2. 这条是说,当病人出现表证,如发热、头痛、身体疼痛时,若误用解表药物或剂量...

  • 《伤寒论》的理论体系及辨证方法,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理论和临床诊断、治疗的发展,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晋代以降,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对《伤寒论》的研究。《伤寒论》不仅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必读书籍,也是中医院校的必修课,被誉为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本书对《伤寒论》...

  • 伤寒论太阳病原文及其解释如下:原文节选: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词解:1、恶风:当风则恶,无风稍缓,即恶寒之轻者。2、脉缓:与紧脉相对举,言脉象松弛、宽缓,而非如平人脉来自至、从容和缓之缓脉。3、中风:伤于风的意思,与猝然昏倒、口眼歪斜之中风病不同。解释...

  • 把以外感疾病为主的命名为,而把内伤为主的命名为.

  • 《金匮要略》:与《伤寒论》不同,《金匮要略》侧重于内科杂病的诊治。它详细描述了多种疾病的病因、病理、症候以及治疗方法,为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当你提到“伤寒杂病论包括两部分分别是伤寒论语”时,可能有些小误会。实际上,《伤寒杂病论》是由《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