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偏方:针灸治疗便秘的制作方法

便秘是指多种疾病导致的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粪便干燥艰涩难解。 主穴:天枢、支沟、上巨虚 1.热结便秘: 【诊断要点】大便干结,坚涩难下;面红身热,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或滑实。 【处方】大肠俞、内庭、大横、曲池 2.气滞便秘: 【诊断要点】大便秘结,欲便不能,便质正常;胁腹胀满,甚则腹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苔薄腻,脉弦。 【处方】太冲、阳陵泉 3.气虚便秘: 【诊断要点】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费力,挣则汗出短气,甚喘促,便后疲乏;面色晃白,倦怠懒言;舌淡或淡嫩,苔薄,脉虚。 【处方】肺俞、脾俞、足三里 4.血虚便秘 【诊断要点】大便秘结而干;面白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唇舌淡;舌质淡嫩,脉细涩或细弱。 【处方】脾俞、足三里、膈俞 5.阴虚便秘 【诊断要点】大便燥结,解出困难,状如羊屎;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口干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处方】大溪、照海 6.阳虚便秘 【诊断要点】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夜尿频,腹中冷痛或腰脊酸冷,畏寒肢冷,面色晃白;舌淡苔白或润,脉沉迟。 【处方】肾俞、命门、大横、(灸)神阙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直肠下段、大肠、便秘点、皮质下、交感。
提醒您:针灸治疗便秘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2022-10-13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5:54: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也可用大葱切碎捣烂,加醋适量,炒热,烫神阕穴(肚脐部),有一定的效果。提醒您:便秘治疗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 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0.1寸。本穴清神志、利咽喉,是四肢部保健奇穴,对昏迷、中暑、热病、指端麻木、咽喉肿痛、晕厥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运用针刺保健,除了掌握用针、选穴以外,还必须掌握一些刺法原则。 刺法的原则 关于配穴:针刺保健,可选用单穴,也可选用几个穴位为...

  • 3. 足阳明胃经上的保健穴 - 足三里:位于膝眼下三寸,胫骨外大筋内。针刺本穴对胃痛、腹胀、呕吐、泻泄、便秘、高血压、神经衰弱,以及下肢痿痹症均有较好防治作用,可直刺1~2寸。- 地仓:在口角外侧旁开0.4寸。针刺能疏风通络,可防治口咽、流涎、眼睑瞤动,能斜刺或平刺0.5~0.8寸。4. ...

  • 脾阳虚加灸脾俞、太白以健脾温阳,肾虚加肾俞、太溪以温肾止泻。 【其它疗法】 1、耳针 取穴:大肠胃 方法:轻 *** 留针20min。 2、拔火罐 取穴:天枢关元大肠俞小肠俞 方法:留罐10min,日二次。提醒您:针灸治疗泄泻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 [治疗] 1.针灸 治法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留针时间20—40分钟,一般每日针刺l—2次,重证可每隔四小时针刺1次。 处方足三里阑尾曲池天枢 方义本方的主要作用是通调手足阳明的经气,调整阳明腑气,达到散瘀消肿,清热止痛之效。根据“合治内府”的原则,取胃经之合穴足三里以疏导...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