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与大肠相表里咳嗽有寒热之别,千万不能"一视同仁"。受寒后,鼻塞流涕,或者稍微有些发冷打颤,这种病应该服生姜、葱白,一日两次,不宜长服;患热咳的人,晚上咳得尤其厉害,喉咙发痒,还会有口渴之感,这种病应该服一些淡盐汤水。这种方法十分灵验,病初服用很快就会治愈,也可以长期服用。生命离不开两样东西,一是空气,一是食物。人体内负责运化空气的是肺,负责传导食物的是大肠。所以,肺经与大肠经相表里。肺经起于胃中脘的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穿过膈肌,入属于肺脏;又从肺系的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的中府、云门二穴,下循上臂内侧进入寸口的经渠、太渊二穴。其支脉从列缺穴走向食指内侧,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连接。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的商阳穴,沿食指桡侧,通过合谷、曲池等穴,向上会于督脉的大椎穴,然后进入缺盆,联络肺脏,通过横隔,入属于大肠。在五行里,肺与大肠同属金,肺属阴在内,大肠为阳在外。肺为"相傅之官",主气;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水谷,传导糟粕。正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大肠经的邪气容易进入肺经,肺经的邪气也可以表现在大肠经上。卫气在皮肤下,它是人体的绝缘体和保护者,是我们与外部环境的缓冲带,是我们抵抗虚邪贼风的前沿阵地。如果卫气虚弱,寒、暑、热、燥、湿、风等外邪就会突破人体这一前沿阵地进入第二道防线--镇守于外的阳经。一旦外邪进入了大肠经,就会出现感冒发烧和"上火"等症状,有的人会喉咙、牙齿疼痛,有的人会出现痤疮、雀斑、酒糟鼻,有的人会腹胀、腹泻、便秘、上肢不遂。如果这时候没采取措施阻止外邪的进攻,外邪就会长驱直入进入人体的内部--手太阴肺经。这时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肺部疾病,这就是为什么感冒发烧不及时治疗就会转成肺炎的原因。《内经》说"上医治未病",就是说高明的医生会在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上击退疾病的进攻。万一第一道防线被突破了,就要在第二道防线坚决阻击。一旦感冒发烧,我们吃一些解表的药、多喝一些白开水,出一身汗,感冒立刻就会痊愈。有的人会喝一些辣椒做成的热汤和红糖姜水,因为这些汤能调动人体内的阳气驱除风寒。但是,如果是因为中暑导致的感冒发烧,则应该吃一些清热解毒的药。总之,弄清楚肺与大肠的表里关系,我们就能明白人体气机和水谷运转的关系,就能够由内而知外,由外而知内。

2018-01-07
肺系统的具体功能,:“肺主宣发肃降,肺是水上之源,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诸气愤郁,皆属于肺,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在体合皮毛,在窍为鼻。”我们平时常说“肺都气炸了”,这并不全是虚夸之词,其根据就是“诸气愤郁,皆属于肺”。----小孩哭闹在早上的3点到5点钟-------肺有问题,典型的肺气不归于肾。在中医看来,肺出气,肾纳气,晚上睡觉的时候,肺金之气应收于肾水之中。这个孩子的肺气上逆,不归肾。平时还无所谓,而早上3点至5点为肺经最旺时,这种情况就会加重,因此,孩子到了这时就会哭闹。《内经》中对此说得明明白白:“肺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西医认为只有孩子咳嗽才说明肺有问题,哭是孩子正常的反应,但却不知道孩子经常定时的“哭”就是另一种方式的咳嗽。

2018-01-07
肺与大肠互为表里,2条经络一起敲,气血增多皱纹减少,一举两得

2020-12-26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通过肺和大肠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肺或大肠病症的治疗,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如痰壅气喘,往往须参用泻下法,才能使肺气通利;有些便秘的治疗法,须参用开肺的治法;又如化痰止嗽药川杏仁、瓜萎等也有润肠的作用。肺的肃降功能有助于大肠的传导,大肠的传导作用有助于肺的肃降。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大便结集一方面使病毒长时间滞留腑肠,使感冒容易发生,病情反复和加重;另一方面还会引发肠套叠、肠梗阻等急腹症。

2018-01-07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4-11-13 07:08: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为什么肺要和大肠相表里? 肾与膀胱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还有一个心包与三焦相表里,这是中医的“常识”,极少有人提出质疑。但是,今天我们要问=一=问为什么?一问为什么不顾“五行”而搞成“六藏六腑”?二问心藏形上之“神”所以...

  • 要搞清楚大肠跟肺的关系。中医认为, “肺主皮毛,与大肠相表里”,肺脏和大肠是一套系统里的,它们 的关系最密切,肺排出毒素的程度取决于大肠是否通畅。当上面肺 脏火气旺盛,累积的毒素多时,下面肠道内也会有不正常瘀积,就 会出现大便干结、便秘的症状,毒素排不畅,就...

  • C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