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阴阳两虚如何治疗

一)亡阴证 亡阴证是指体内阴液严重丧失而欲枯竭所表现的危重证候。亡阴证的产生,可因久病阴亏进一步发展而来,或因高热持续、汗出不止、暴吐暴泻、严重烧伤致阴液暴失所致。 [临床表现] 汗热、味咸,面赤唇干,口渴欲饮,皮肤干燥皱瘪,身体灼热而恶热,虚烦躁扰,小便极少或无尿,舌红干,脉疾而按之无力。 证候分析] 阴液欲绝,故见汗出而热、味咸,皮肤干燥皱瘪,小便量少。虚热内扰,故见身热,面赤唇干,口渴欲饮。心神受扰,则见虚烦躁扰。舌红干脉疾无力,均为阴亏内热之征。亡阴证在各种疾病的严重阶段,尤以暴吐暴泻及温病后期阴液严重灼伤者易见。 [治疗原则]滋阴增液或养阴固气 [方剂]生脉散 (二)亡阳证 亡阳证是指体内阳气极度衰微而表现出阳气欲脱的危重证候。亡阳证的产生,可因久病阳虚而致也可因暴病而致阳气大伤,还可因汗、下、失血等而致阳随阴脱,也有中毒、严重外伤、痰瘀阻塞心窍而致阳气暴脱者。 [临床表现] 冷汗淋漓、味淡,神志淡漠,手足逆冷,肌肤不温,呼吸气微,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微欲绝等病情危重的表现。 [证候分析] 阳气衰微,不能温煦肌体,故见面色苍白,手足逆冷,肌肤不温,舌质淡润。阳气虚衰,失于固摄,则见冷汗淋漓。阳衰心神失养,故见神志淡漠。阳气衰微,无力推动气血,故见呼吸气微,脉微欲绝。此外,由于阴阳互根,阴液过度耗竭,阳气无所依附而散越,亡阴证不及时养阴固液,也必发展为亡阳证。 [治疗原则]在中风病中,亡阳证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大汗不止,目合口开,四肢厥冷,肢体瘫痪,二便失禁,舌痿,脉微欲绝。此由元气衰微已极,阴阳有离决之势,阳气将脱所致。治当益气回阳,扶正固脱。在霍乱病中,亡阳证表现为大汗淋漓,四肢冰冷,声音嘶哑,拘挛转筋,眼眶深凹,面色苍白,脉沉细欲绝。此由吐泻过剧,阴津枯竭,阳气欲脱所致。治当用反佐从治之法,辛苦相济,调和阴阳。在血证病中,每因大出血而发生亡阳证。表现为吐、咯、衄、便诸般血涌不止,汗出如珠,四肢厥冷,精神恍惚,面色惨淡。唇白无华,舌淡白,脉微欲绝或芤大而空。此由气随血脱,阳气将绝所致。治当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方剂]中风病中宜用参附汤;霍乱病中宜用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血证病中宜用独参汤。2022-09-15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9:29: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2. 药物选择: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是治疗阴阳两虚的常用药物。六味地黄丸主要用于肾阴虚,金匮肾气丸则能同时调理肾阴虚和肾阳虚。3. 六味地黄丸:该药主要用于治疗因肾阴不足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其成分包括熟地黄、山药、牡丹皮等,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4. 金匮肾气丸:适用于肾阳虚...

  • 在这种情况下,阴阳两虚的状况可见于人体。治疗上,可以考虑使用桂附地黄丸。这种药物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主要目的在于滋补肝肾之阴。同时,它还加入了肉桂和附子,以温补肾中阳气,目的是为了达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效果。通过多种药材的配合使用,既能补肾阴,又能补肾阳,从而达到平衡阴阳的目的。...

  • 1、药物调理:比如地黄饮子、金匮肾气丸、桂附八味丸、桂附地黄丸等,有一定调理阴阳两虚的作用;2、汤药调理:如果要想真正调理好或者更精准地调理阴阳两虚,还是要用汤药更合适,有的男人虽然是阴阳两虚,但可能是阴虚为主,也有可能是阳虚为主,可以根据具体男人的情况增加或者减少补阴、补阳量,达到...

  • 1、归芍地黄丸 归芍地黄丸能改善人体阴阳两虚的症状。其主要成分包括白芍、山茱萸和地黄等。服用后,可缓解肾阳两虚引起的头晕目眩等症状,对肝肾亏损也有良好的调理作用。持续服用还可补阴血,对肾虚有显著改善效果,且价格亲民,一般在40元左右,可长期服用。2、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对阴阳两虚的...

  • 中医理论中,事物的阴阳平衡是维持健康的关键。人体的肾脏同样具有阴阳两面,肾阴和肾阳的平衡对于肾功能至关重要。肾功能障碍可能源于肾阴虚或肾阳虚,因此,中医治疗时会根据具体原因和症状进行辨证施治。肾阴虚患者常表现出以下症状:腰部酸软、口干、烦躁、手心发热和易出汗。对于这类患者,中医建议可选择...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