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肺痨·阴阳两虚证的症状 5 证候分析 6 肺痨·阴阳两虚证的治疗 6.1 治法 6.2 方药治疗 6.3 针灸治疗 6.4 饮食疗法 6.4.1 推荐食材 6.4.2 推荐食疗方 7 关于肺痨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肺痨·阴阳两虚证的方剂 2 治疗肺痨·阴阳两虚证的中成药 1 拼音 fèi láo ·yīn yáng liǎng xū zhèng
2 英文参考 lung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yin and ya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肺痨·阴阳两虚证(lung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yin and yang[1])是指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肺脾肾三脏同病,以潮热不休,形寒肢冷,自汗与盗汗并见,面浮肢肿,大肉尽脱,心慌气怯,口唇紫暗,咳逆喘息,少气不续,动则更甚,痰呈泡沫状,或夹暗淡色血液,或口舌生疮,或五更泄泻,男子滑精、阳痿,女子经少经闭,舌光剥少津而淡或呈紫暗,脉微细数或虚大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肺痨证候[2]。
4 肺痨·阴阳两虚证的症状 肺痨·阴阳两虚证患者咳逆喘息少气,咳痰色白有沫,痰中或见夹血,血色暗淡,潮热、形寒、自汗、盗汗,声嘶失音,形体消瘦,面浮肢肿,心慌,唇紫,肢冷,五更腹泻,口舌生糜,大肉尽脱,男子滑精、阳痿,女子经少、经闭,舌光质红少津,或舌淡体胖边有齿痕,苔黄而剥,脉微细而数,或虚大无力。[3][4][5]
5 证候分析 阴伤及阳,精气虚竭,肺、脾、肾俱损[5]。
肺痨日久不愈,阴伤及阳,则阴阳俱虚、肺脾肾三脏并损,肺虚气逆则喘咳,声道失润,金碎不鸣而声嘶。脾肾两虚,温运失常,故见面浮肢肿、喘息形寒、肾泄。病及于心,乃致心慌,唇紫,虚火上炎则口舌生糜。卫虚则形寒自汗。阴伤则潮热盗汗。精气虚竭,无以充养形体,资助冲任之化源。故女子经少或经闭,大肉尽脱。命门火衰故男子滑精、阳痿。舌光质红少津,或舌淡体胖边有齿痕,脉微细数、虚大,俱系阴阳交亏之候。[3][4]
6 肺痨·阴阳两虚证的治疗 6.1 治法 肺痨·阴阳两虚证治宜滋阴补阳[3][5]。
6.2 方药治疗 肺痨·阴阳两虚证可用补天大造丸[备注]补天大造丸(《医学心悟》):人参、白术、当归、枣仁、炙黄芪、远志、白芍、山药、茯苓、杞子、紫河车、龟版、鹿角、大熟地加减治疗。本方功能温养精气,培补阴阳。药取人参、黄芪、山药补肺脾之气;杞子、龟版可育 *** ;鹿角、紫河车以助阳气;地黄可滋肾阴。另可酌加麦冬、阿胶、五味子、当归、白芍滋养肺肾。由于阴阳两虚证是气阴耗伤的进一步发展,故可参照上证。但病损日久,必下损及肾,病情深重,当注意温养精气,以培根本。若肾虚气逆喘息可配冬虫夏草、诃子、钟乳石等摄纳肾气;心慌可加紫石英、丹参合方中远志镇心宁神;五更肾泻者,则当伍入煨肉豆蔻、补骨脂以补火煖土,忌投地黄、阿胶等滋腻之品。[3]
6.3 针灸治疗 [4]
治法:滋阴补阳,培土固本。
选穴:以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阴肾经穴为主。取太渊、肺俞、膏肓、肾俞、关元、太溪、足三里。
随证配穴:气喘者,加膻中。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酌加灸。
方义:方中太渊、肺俞、足三里、太溪、膏肓已如前述。取肾俞、关元以加强培元补肾、扶正固本之功。
6.4 饮食疗法 6.4.1 推荐食材 肺痨·阴阳两虚证建议食用人参、黄芪、海参、枸杞子、鹿角胶、冬虫夏草、阿胶、龟甲等[5]。
6.4.2 推荐食疗方 [5]
1.紫河车炖鸡:冬虫夏草5g,仔鸡1只(约500g),生姜、葱白、盐各适量。将冬虫夏草研成细粉,仔鸡宰杀后洗净,把盐抹在鸡身上,加水1000mL,置大火烧沸,用小火炖至鸡熟,再加入冬虫夏草粉、姜、葱,炖煮40分钟。当菜佐餐,10天为1个疗程。
2.鹿胶粥(《癯仙活人方》):鹿角胶10g,粳米60g。先将粳米人锅,加水500mL,煮20分钟后入鹿角粉,另加少许食盐,同煮为粥。每日2次,7天为1个疗程。
3.海参粥(《老老恒言》):海参30g,粳米100g,姜、葱、盐各适量。先将海参浸透发
好,剖洗干净,入沸水焯一下,捞出切成片。粳米洗净,加水适量,与海参片同煮为粥,待熟时放入适量姜、葱、盐调味。每日2次。
7 关于肺痨 肺痨(pulmonary tuberculosis[1][6]、lung consumption[1])为病名[7],又称肺劳[7]、痨瘵[8]、传注[8]、传尸[8]、鬼注[8]等,是一种慢性传染性肺部虚损性疾患[8]。由于劳损在肺,故称肺痨[3]。主要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其特征[3]。病轻者诸症间作,重者可以先后相继发生,或兼见并存[3]。
病因为感染“瘵虫”,但发病与否与正气强弱有很大关系。病位主要在肺,并与脾、肾等脏有关。病理特点主在阴虚,进而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久延病重,阴伤及阳者,可见阴阳两虚,在临床先后表现各个不同证候类型。
治疗当以补虚培元和治痨杀虫为原则,根据邪正两者的主次予以相应处理。补虚重点在肺,同时予以补脾和补肾,治疗大法以滋阴为主,火旺的兼以清火,气虚的同时补气。若阴阳两虚则当滋阴补阳。区别四大主症的主次,有重点的随证施治。
一般而言,本病多属慢性病变,但亦有急骤发病,病情严重,表现为“急痨”、“百日痨”特殊情况,或出现类似湿温、类疟等证候者,临证必须予以注意,做到早期辨病,以免贻误治疗。
肺痨与肺结核病相类似[7]。针灸可作为综合治疗中的辅助疗法[8]。注意处理好患者痰液,餐具消毒,以防传染。
2022-10-30
2 英文参考 lung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yin and ya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肺痨·阴阳两虚证(lung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yin and yang[1])是指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肺脾肾三脏同病,以潮热不休,形寒肢冷,自汗与盗汗并见,面浮肢肿,大肉尽脱,心慌气怯,口唇紫暗,咳逆喘息,少气不续,动则更甚,痰呈泡沫状,或夹暗淡色血液,或口舌生疮,或五更泄泻,男子滑精、阳痿,女子经少经闭,舌光剥少津而淡或呈紫暗,脉微细数或虚大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肺痨证候[2]。
4 肺痨·阴阳两虚证的症状 肺痨·阴阳两虚证患者咳逆喘息少气,咳痰色白有沫,痰中或见夹血,血色暗淡,潮热、形寒、自汗、盗汗,声嘶失音,形体消瘦,面浮肢肿,心慌,唇紫,肢冷,五更腹泻,口舌生糜,大肉尽脱,男子滑精、阳痿,女子经少、经闭,舌光质红少津,或舌淡体胖边有齿痕,苔黄而剥,脉微细而数,或虚大无力。[3][4][5]
5 证候分析 阴伤及阳,精气虚竭,肺、脾、肾俱损[5]。
肺痨日久不愈,阴伤及阳,则阴阳俱虚、肺脾肾三脏并损,肺虚气逆则喘咳,声道失润,金碎不鸣而声嘶。脾肾两虚,温运失常,故见面浮肢肿、喘息形寒、肾泄。病及于心,乃致心慌,唇紫,虚火上炎则口舌生糜。卫虚则形寒自汗。阴伤则潮热盗汗。精气虚竭,无以充养形体,资助冲任之化源。故女子经少或经闭,大肉尽脱。命门火衰故男子滑精、阳痿。舌光质红少津,或舌淡体胖边有齿痕,脉微细数、虚大,俱系阴阳交亏之候。[3][4]
6 肺痨·阴阳两虚证的治疗 6.1 治法 肺痨·阴阳两虚证治宜滋阴补阳[3][5]。
6.2 方药治疗 肺痨·阴阳两虚证可用补天大造丸[备注]补天大造丸(《医学心悟》):人参、白术、当归、枣仁、炙黄芪、远志、白芍、山药、茯苓、杞子、紫河车、龟版、鹿角、大熟地加减治疗。本方功能温养精气,培补阴阳。药取人参、黄芪、山药补肺脾之气;杞子、龟版可育 *** ;鹿角、紫河车以助阳气;地黄可滋肾阴。另可酌加麦冬、阿胶、五味子、当归、白芍滋养肺肾。由于阴阳两虚证是气阴耗伤的进一步发展,故可参照上证。但病损日久,必下损及肾,病情深重,当注意温养精气,以培根本。若肾虚气逆喘息可配冬虫夏草、诃子、钟乳石等摄纳肾气;心慌可加紫石英、丹参合方中远志镇心宁神;五更肾泻者,则当伍入煨肉豆蔻、补骨脂以补火煖土,忌投地黄、阿胶等滋腻之品。[3]
6.3 针灸治疗 [4]
治法:滋阴补阳,培土固本。
选穴:以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阴肾经穴为主。取太渊、肺俞、膏肓、肾俞、关元、太溪、足三里。
随证配穴:气喘者,加膻中。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酌加灸。
方义:方中太渊、肺俞、足三里、太溪、膏肓已如前述。取肾俞、关元以加强培元补肾、扶正固本之功。
6.4 饮食疗法 6.4.1 推荐食材 肺痨·阴阳两虚证建议食用人参、黄芪、海参、枸杞子、鹿角胶、冬虫夏草、阿胶、龟甲等[5]。
6.4.2 推荐食疗方 [5]
1.紫河车炖鸡:冬虫夏草5g,仔鸡1只(约500g),生姜、葱白、盐各适量。将冬虫夏草研成细粉,仔鸡宰杀后洗净,把盐抹在鸡身上,加水1000mL,置大火烧沸,用小火炖至鸡熟,再加入冬虫夏草粉、姜、葱,炖煮40分钟。当菜佐餐,10天为1个疗程。
2.鹿胶粥(《癯仙活人方》):鹿角胶10g,粳米60g。先将粳米人锅,加水500mL,煮20分钟后入鹿角粉,另加少许食盐,同煮为粥。每日2次,7天为1个疗程。
3.海参粥(《老老恒言》):海参30g,粳米100g,姜、葱、盐各适量。先将海参浸透发
好,剖洗干净,入沸水焯一下,捞出切成片。粳米洗净,加水适量,与海参片同煮为粥,待熟时放入适量姜、葱、盐调味。每日2次。
7 关于肺痨 肺痨(pulmonary tuberculosis[1][6]、lung consumption[1])为病名[7],又称肺劳[7]、痨瘵[8]、传注[8]、传尸[8]、鬼注[8]等,是一种慢性传染性肺部虚损性疾患[8]。由于劳损在肺,故称肺痨[3]。主要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其特征[3]。病轻者诸症间作,重者可以先后相继发生,或兼见并存[3]。
病因为感染“瘵虫”,但发病与否与正气强弱有很大关系。病位主要在肺,并与脾、肾等脏有关。病理特点主在阴虚,进而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久延病重,阴伤及阳者,可见阴阳两虚,在临床先后表现各个不同证候类型。
治疗当以补虚培元和治痨杀虫为原则,根据邪正两者的主次予以相应处理。补虚重点在肺,同时予以补脾和补肾,治疗大法以滋阴为主,火旺的兼以清火,气虚的同时补气。若阴阳两虚则当滋阴补阳。区别四大主症的主次,有重点的随证施治。
一般而言,本病多属慢性病变,但亦有急骤发病,病情严重,表现为“急痨”、“百日痨”特殊情况,或出现类似湿温、类疟等证候者,临证必须予以注意,做到早期辨病,以免贻误治疗。
肺痨与肺结核病相类似[7]。针灸可作为综合治疗中的辅助疗法[8]。注意处理好患者痰液,餐具消毒,以防传染。
2022-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