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是我国古代中医圣贤精透人体而揭示出来的一种规律:因太阳与地球位置的变化,其引力使人体的12条经脉在12个不同的时辰有兴有衰。子午流注自古以来多用于针灸。
人类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与自然息息相关,是自然的一部。所以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是天人和谐的一体。传统中华文化不讲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视“顺应天时”。
中医哲学主张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因此将十二地支作为每日节律的指称。日节律是指人体一昼夜中阴阳消长、盛衰的情况,即每日的十二个时辰是对应人体十二条经脉,环环相扣,十分有序,称为子午流注。依于子午流注,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
1、丑时:(01∶00~03∶00)
气血运行到肝。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排毒时间:此时肝脏为排除毒素而活动旺盛,应让身体进入睡眠状态,让肝脏得以完成代谢废物。
丑时气血流注于肝经。肝主血,因此这时的睡眠就是在养肝胆,在养血。而血相较于气则属于阴,主敛藏,所以十二生肖中,“丑”为“牛”,就是说此时生发之气虽然更大了些,但不能只升不降,有约束收敛才可以有更大的作为,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妙处和深刻。因此“丑”字从“又”(手),而连缀其三指,表示想要做事而寒气冷冽无法作为。而中医“肝为将军之官,谋略出焉”也表达同样的意思,将军不只是英勇善战,而是要考虑再三才能出击。
2、寅时:(03∶00~05∶00)
气血运行到肺。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休眠时间:重症病人最易发病的时刻,常有患病者在此时死亡,熬夜最好勿超过这个时间。
寅时气血流注于肺经。中国古代正月建寅和十二经脉流注起于肺经都是代表开端的意思。是阳气的开端,也是人的开端。一日之中寅时也是人身体各部开始由静转动,各部分对血、气的需求量都开始增加,这时肺作为“相傅之官”就一定要担当起均衡天下(身体)的职责,一旦“宣发”、“肃降”失职,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身体各部对血、气的需求量的增加,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这就是许多心脏病患者死于凌晨三、四点的原因(西医大概也不懂为什么死于这个时间)。健康的人这时应该是深睡状态,即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生命由静而动的转化。可是,身体虚弱的人或老人这时会出现失眠或醒来,这是因为身体各部位对血的需求量增加,相应的脑子得到的血减少了,用中医的话说,就是只有“宣发”没有“肃降”了,生命自然就危险了。
3、卯时(05∶00~07∶00)
气血运行到大肠。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是起床的时候了,最好先空腹喝上一杯凉开水,以刺激大肠,有利于晨便,排除体内垃圾。
卯时气血流注于大肠经。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寅时肺气实了,卯时应有正常的大便,卯时在天地之象代表天门开,代表二月,万物因阳气的生发冒地而出。
4、辰时(07∶00~09∶00)
气血运行到胃。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早餐时间∶最好摄入一天营养的30%——50%。以保有一天的活力。
胃是人体后天之本,没有良好的早餐习惯,对身体伤害极大。
辰时气血流注于胃经。这时候人吃早餐就如同冒地而出的小草,被三月的斜风细雨润泽一样必须和重要,这就好像阳气的生发要靠阴气来养,大地需要雷电的鼓荡和春雨的润泽。
5、巳时(09∶00~11∶00)
气血运行到脾。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巳时气血流注于脾经。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这也是吃早餐不会令人发胖的原因,如果人体脾的运化功能好的话,就可以顺利地消化和吸收。“巳”在月份应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藏,山川万物一片葱茏。
6、午时(11∶00~13∶00)
气血运行到心。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午休期,最好静坐或闭目休息一下再进餐!
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而午时正是阴生,阴气忤逆阳气之时,正所谓“阴阳相搏谓之神”,对练功者而言,正是练“子午”功的大好时机,而对我们无力主宰自己气血的人,只有睡眠最接近所谓的“心肾相交”了,所以子时一定要睡觉,午时一定要小憩,这是最能养精气神的时机。“午” 在月份应五月。
7、未时(13∶00~15∶00)
气血运行到小肠。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未时气血流注于小肠经。《说文》说“未,味也。六月,滋味也。”而事物的滋味就是精华,中医小肠的功能就在于吸收精华。
8、申时(15∶00~17∶00)
气血运行到膀胱。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申时气血流注于膀胱经。膀胱经为足太阳之脉,上额头而至巅顶,气虚、气实都容易引起头痛或两目外鼓等症,健康的人这时则是学习和读书的好时光,所以古人主张“朝而受业,夕而习复”。这时由于气血容易上输于脑部,学习效率就会很高。又,太阳主管气化,这时应该多喝水和吃些水果,对养生很好。“申”在月份应七月。
9、酉时(17∶00~19∶00)
气血运行到肾。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酉时气血流注于肾经。“酉”是成就的意思, 在月份应八月。如果说早晨5~7点的卯时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开门,那么晚上17~19点的酉时则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关门。自然天地与人体这个小天地,从这一时刻起开始进入秋冬的收敛收藏时机,此时身体所表现出来的病变都是肾的收藏功能出现了问题,而酉时发低热则是肾气大伤,尤其是青春期或新婚后的男子要注意这一点。
10、戌时(19∶00~21∶00)
气血运行到心包。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戌时气血流注于心包经。中医认为这时人体的阳气应该进入了阴的接口,这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而心包经之“膻中”又主喜乐,通常人们会在这时进行晚间的娱乐活动。
11、亥时(21∶00~23∶00)
气血运行到三焦。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亥时气血流注于三焦经。三焦在中医里是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焦”字的意思是用小火烤小鸟,因此,三焦无论是指人体上中下,还是里中外,都是指生命处于一团融融温暖气息中,中国人形容它为“氤氲”,中医把这氤氲交融的状态归属于少阳……故而“亥”这个字非常有意思,像一男子搂抱一怀孕女子,而《说文解字》的第一个字是“一”,最后一个字就是“亥”,如果说“一”在古代文化中代表先天的混沌,那么“亥”字则表示又回到初始的混沌状态,生命的轮回重又开始。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始终能看到其精神内核的统一,无论是医道,还是文字学,你始终能看到古人对宇宙自然生命的理解与态度,并不是只有太阳每日照常升起,,人类的生命与生活,也会沿着其本来的秩序运动和发展,都可以在结束的时刻一切又重新开始……
这个时刻人们应该安眠,让整个身体(三焦)都得到休息和休整,并从这种彻底的休整中孕育新的生机。
12、子时(23∶00~01∶00),又称“人时”。
气血运行到胆,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夜眠时间:经过整日忙碌,此时应该放松心情进入梦乡,千万别让身体过度负荷,那可得不偿失哦!这时的睡眠属于浅眠期,多梦而敏感,身体不适者易在此时痛醒。
这一时刻本是阳气发动万物滋生之时,而人为万物之灵,故假借以为人之称。中医气机升降沉浮理论认为:人身之气机,日日俱从子时生发。“子后则气生,午后则气降”(张介宾)。子时气血流注于胆经。这也是《内经》“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一说的根本由来,也就是脏腑功能都取决于胆气能否生发。人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体会,人们一般夜里九、十点钟会有困倦的感觉,但熬到23点时又精神了,这就是胆经生发的缘故,但子时阳气的生发之力尚小,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子”为“鼠”,这时阳气虽小如老鼠,但异常活跃。因此,保证夜里23点前睡觉就是通过睡眠保养这点生机。“子”在月份中又代表十一月,强调的是用冬天的收藏来养生机。
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现代医学提出维持人体生理时钟的褪黑激素,在正常情况下以夜晚11:00到凌晨2:00为分泌最旺盛的时段,它可以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新陈代谢减缓,血压下降、心跳速率减慢,五脏六腑得以休息及修复,加强免疫功能。
这个时段是人处于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从中医来说阴主静,要有充足的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状态。
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最旺。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由此可见胆的重要性。有些人随便切掉胆是轻率的表现。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1至2个小时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反之,经常子时前不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特别是胆汁无 常新陈代谢而变浓结晶,犹如海水中水份蒸发后盐份浓而晒成盐一般,形成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而“胆怯”。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中医理论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最旺。人在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最旺。“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磅入大肠,精华上输送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咳而排气。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臻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尤为突出。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亥时睡觉。可惜现代人很少能做到,所以在街上看到面色红润的人越来越少,女性涂脂抹粉的越来越多。亥时调养百脉皆通,但中老年人睡眠抗干扰差,所以尽量不用偏凉的药。“胃不宁则夜不安。”
子午流注法与养生(二)
通过上面讲解每日12个时辰与人体12条经脉的关系,可以看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则是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清理心脏周围的病邪,以利人进入睡眠;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应该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于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从亥时(21点)开始到寅时(5点)结束,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随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时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这和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而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良是一样的道理。
植物白天吸取阳光的能量,夜里生长,所以夜晚在农村的庄稼地里可听到拔节的声音。人类和植物同属于生物,细胞分裂的时间段大致相同,错过夜里睡觉的良辰,细胞的新生远赶不上消亡,人就会过早地衰老或者患病。人在顺其自然,就应跟着太阳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人在太阳面前小如微尘,“与太阳对着干”是愚蠢的选择,尽早会被太阳巨大的引力摧垮。这是客观真理。
以上是子午流注的基本概况,应该作为中医知识了解,但不能机械死用。因为,任何知识用死了都是“所知障”。读者可按12条经脉在12个时辰中兴衰的规律逐渐摸索适合于人体的自我保健方法。
运用子午流注还要注意时差问题。例如:中国用的是北京时间,太阳在北京天空正上方是北京时间12点整。11-13时为午时,其中11时为午初,12时为午正,13时为午尾。在北京以外的地区使用北京时间要计算时差。再如,在美国应以华盛顿时间为准,在华盛顿以外的地区也须算出时差。人体经脉的兴衰与太阳和地球位置的变化有关,如太阳在人居住地天空正上方时,人的心经最旺,这个时辰是午时;而这个时辰胆经处于封闭状态,若在此时辰吃调理肝胆的中药,效果就不理想。
祖国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活动(指经络)受时间、方位、地源制约,这种制约机制对人体内脏系统的兴旺与衰退有着明显的时效性,名曰“子午流注”。它对治病和养生都产生相应的参考价值。
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最旺。胆汁新陈代谢最旺。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最旺。“肝藏血”。代谢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份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最旺。人在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胃寒者7点养胃健脾。
已时(9点至11点),脾经最旺。脾主运化,脾统血。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人大肠,精华输送进脾。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这个时辰是膀胱泻虚火最好的时间。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肾阳虚者酉时补肾阳最为有效。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2022-06-08
人类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与自然息息相关,是自然的一部。所以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是天人和谐的一体。传统中华文化不讲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视“顺应天时”。
中医哲学主张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因此将十二地支作为每日节律的指称。日节律是指人体一昼夜中阴阳消长、盛衰的情况,即每日的十二个时辰是对应人体十二条经脉,环环相扣,十分有序,称为子午流注。依于子午流注,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
1、丑时:(01∶00~03∶00)
气血运行到肝。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排毒时间:此时肝脏为排除毒素而活动旺盛,应让身体进入睡眠状态,让肝脏得以完成代谢废物。
丑时气血流注于肝经。肝主血,因此这时的睡眠就是在养肝胆,在养血。而血相较于气则属于阴,主敛藏,所以十二生肖中,“丑”为“牛”,就是说此时生发之气虽然更大了些,但不能只升不降,有约束收敛才可以有更大的作为,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妙处和深刻。因此“丑”字从“又”(手),而连缀其三指,表示想要做事而寒气冷冽无法作为。而中医“肝为将军之官,谋略出焉”也表达同样的意思,将军不只是英勇善战,而是要考虑再三才能出击。
2、寅时:(03∶00~05∶00)
气血运行到肺。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休眠时间:重症病人最易发病的时刻,常有患病者在此时死亡,熬夜最好勿超过这个时间。
寅时气血流注于肺经。中国古代正月建寅和十二经脉流注起于肺经都是代表开端的意思。是阳气的开端,也是人的开端。一日之中寅时也是人身体各部开始由静转动,各部分对血、气的需求量都开始增加,这时肺作为“相傅之官”就一定要担当起均衡天下(身体)的职责,一旦“宣发”、“肃降”失职,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身体各部对血、气的需求量的增加,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这就是许多心脏病患者死于凌晨三、四点的原因(西医大概也不懂为什么死于这个时间)。健康的人这时应该是深睡状态,即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生命由静而动的转化。可是,身体虚弱的人或老人这时会出现失眠或醒来,这是因为身体各部位对血的需求量增加,相应的脑子得到的血减少了,用中医的话说,就是只有“宣发”没有“肃降”了,生命自然就危险了。
3、卯时(05∶00~07∶00)
气血运行到大肠。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是起床的时候了,最好先空腹喝上一杯凉开水,以刺激大肠,有利于晨便,排除体内垃圾。
卯时气血流注于大肠经。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寅时肺气实了,卯时应有正常的大便,卯时在天地之象代表天门开,代表二月,万物因阳气的生发冒地而出。
4、辰时(07∶00~09∶00)
气血运行到胃。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早餐时间∶最好摄入一天营养的30%——50%。以保有一天的活力。
胃是人体后天之本,没有良好的早餐习惯,对身体伤害极大。
辰时气血流注于胃经。这时候人吃早餐就如同冒地而出的小草,被三月的斜风细雨润泽一样必须和重要,这就好像阳气的生发要靠阴气来养,大地需要雷电的鼓荡和春雨的润泽。
5、巳时(09∶00~11∶00)
气血运行到脾。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巳时气血流注于脾经。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这也是吃早餐不会令人发胖的原因,如果人体脾的运化功能好的话,就可以顺利地消化和吸收。“巳”在月份应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藏,山川万物一片葱茏。
6、午时(11∶00~13∶00)
气血运行到心。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午休期,最好静坐或闭目休息一下再进餐!
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而午时正是阴生,阴气忤逆阳气之时,正所谓“阴阳相搏谓之神”,对练功者而言,正是练“子午”功的大好时机,而对我们无力主宰自己气血的人,只有睡眠最接近所谓的“心肾相交”了,所以子时一定要睡觉,午时一定要小憩,这是最能养精气神的时机。“午” 在月份应五月。
7、未时(13∶00~15∶00)
气血运行到小肠。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未时气血流注于小肠经。《说文》说“未,味也。六月,滋味也。”而事物的滋味就是精华,中医小肠的功能就在于吸收精华。
8、申时(15∶00~17∶00)
气血运行到膀胱。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申时气血流注于膀胱经。膀胱经为足太阳之脉,上额头而至巅顶,气虚、气实都容易引起头痛或两目外鼓等症,健康的人这时则是学习和读书的好时光,所以古人主张“朝而受业,夕而习复”。这时由于气血容易上输于脑部,学习效率就会很高。又,太阳主管气化,这时应该多喝水和吃些水果,对养生很好。“申”在月份应七月。
9、酉时(17∶00~19∶00)
气血运行到肾。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酉时气血流注于肾经。“酉”是成就的意思, 在月份应八月。如果说早晨5~7点的卯时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开门,那么晚上17~19点的酉时则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关门。自然天地与人体这个小天地,从这一时刻起开始进入秋冬的收敛收藏时机,此时身体所表现出来的病变都是肾的收藏功能出现了问题,而酉时发低热则是肾气大伤,尤其是青春期或新婚后的男子要注意这一点。
10、戌时(19∶00~21∶00)
气血运行到心包。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戌时气血流注于心包经。中医认为这时人体的阳气应该进入了阴的接口,这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而心包经之“膻中”又主喜乐,通常人们会在这时进行晚间的娱乐活动。
11、亥时(21∶00~23∶00)
气血运行到三焦。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亥时气血流注于三焦经。三焦在中医里是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焦”字的意思是用小火烤小鸟,因此,三焦无论是指人体上中下,还是里中外,都是指生命处于一团融融温暖气息中,中国人形容它为“氤氲”,中医把这氤氲交融的状态归属于少阳……故而“亥”这个字非常有意思,像一男子搂抱一怀孕女子,而《说文解字》的第一个字是“一”,最后一个字就是“亥”,如果说“一”在古代文化中代表先天的混沌,那么“亥”字则表示又回到初始的混沌状态,生命的轮回重又开始。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始终能看到其精神内核的统一,无论是医道,还是文字学,你始终能看到古人对宇宙自然生命的理解与态度,并不是只有太阳每日照常升起,,人类的生命与生活,也会沿着其本来的秩序运动和发展,都可以在结束的时刻一切又重新开始……
这个时刻人们应该安眠,让整个身体(三焦)都得到休息和休整,并从这种彻底的休整中孕育新的生机。
12、子时(23∶00~01∶00),又称“人时”。
气血运行到胆,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夜眠时间:经过整日忙碌,此时应该放松心情进入梦乡,千万别让身体过度负荷,那可得不偿失哦!这时的睡眠属于浅眠期,多梦而敏感,身体不适者易在此时痛醒。
这一时刻本是阳气发动万物滋生之时,而人为万物之灵,故假借以为人之称。中医气机升降沉浮理论认为:人身之气机,日日俱从子时生发。“子后则气生,午后则气降”(张介宾)。子时气血流注于胆经。这也是《内经》“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一说的根本由来,也就是脏腑功能都取决于胆气能否生发。人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体会,人们一般夜里九、十点钟会有困倦的感觉,但熬到23点时又精神了,这就是胆经生发的缘故,但子时阳气的生发之力尚小,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子”为“鼠”,这时阳气虽小如老鼠,但异常活跃。因此,保证夜里23点前睡觉就是通过睡眠保养这点生机。“子”在月份中又代表十一月,强调的是用冬天的收藏来养生机。
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现代医学提出维持人体生理时钟的褪黑激素,在正常情况下以夜晚11:00到凌晨2:00为分泌最旺盛的时段,它可以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新陈代谢减缓,血压下降、心跳速率减慢,五脏六腑得以休息及修复,加强免疫功能。
这个时段是人处于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从中医来说阴主静,要有充足的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状态。
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最旺。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由此可见胆的重要性。有些人随便切掉胆是轻率的表现。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1至2个小时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反之,经常子时前不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特别是胆汁无 常新陈代谢而变浓结晶,犹如海水中水份蒸发后盐份浓而晒成盐一般,形成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而“胆怯”。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中医理论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最旺。人在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最旺。“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磅入大肠,精华上输送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咳而排气。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臻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尤为突出。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亥时睡觉。可惜现代人很少能做到,所以在街上看到面色红润的人越来越少,女性涂脂抹粉的越来越多。亥时调养百脉皆通,但中老年人睡眠抗干扰差,所以尽量不用偏凉的药。“胃不宁则夜不安。”
子午流注法与养生(二)
通过上面讲解每日12个时辰与人体12条经脉的关系,可以看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则是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清理心脏周围的病邪,以利人进入睡眠;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应该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于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从亥时(21点)开始到寅时(5点)结束,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随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时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这和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而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良是一样的道理。
植物白天吸取阳光的能量,夜里生长,所以夜晚在农村的庄稼地里可听到拔节的声音。人类和植物同属于生物,细胞分裂的时间段大致相同,错过夜里睡觉的良辰,细胞的新生远赶不上消亡,人就会过早地衰老或者患病。人在顺其自然,就应跟着太阳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人在太阳面前小如微尘,“与太阳对着干”是愚蠢的选择,尽早会被太阳巨大的引力摧垮。这是客观真理。
以上是子午流注的基本概况,应该作为中医知识了解,但不能机械死用。因为,任何知识用死了都是“所知障”。读者可按12条经脉在12个时辰中兴衰的规律逐渐摸索适合于人体的自我保健方法。
运用子午流注还要注意时差问题。例如:中国用的是北京时间,太阳在北京天空正上方是北京时间12点整。11-13时为午时,其中11时为午初,12时为午正,13时为午尾。在北京以外的地区使用北京时间要计算时差。再如,在美国应以华盛顿时间为准,在华盛顿以外的地区也须算出时差。人体经脉的兴衰与太阳和地球位置的变化有关,如太阳在人居住地天空正上方时,人的心经最旺,这个时辰是午时;而这个时辰胆经处于封闭状态,若在此时辰吃调理肝胆的中药,效果就不理想。
祖国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活动(指经络)受时间、方位、地源制约,这种制约机制对人体内脏系统的兴旺与衰退有着明显的时效性,名曰“子午流注”。它对治病和养生都产生相应的参考价值。
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最旺。胆汁新陈代谢最旺。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最旺。“肝藏血”。代谢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份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最旺。人在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胃寒者7点养胃健脾。
已时(9点至11点),脾经最旺。脾主运化,脾统血。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人大肠,精华输送进脾。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这个时辰是膀胱泻虚火最好的时间。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肾阳虚者酉时补肾阳最为有效。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202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