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十二个时辰与什么有关系

中医认为十二时辰与身体经络有关。从时辰看,一天 24 个小时,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就是十二个时辰,从阴阳变化来看,子时为阴盛时,午时为阳盛时,从方位来看,子午为经,卯酉为纬,流注二字,是形容自然界水的流动转注,它涉及宇宙万物的变化,人体的五脏六腑与十二条经络对于气血的运行起着重要作用,而每条经络又都有其兴衰的时辰。中医和西医对脏腑的着眼点是不同的,西医讲的内脏是狭义的,比如心脏就是心脏,肝脏就是肝脏,中医却不同,讲的是脏器系统,比如心的概念是以心脏为中心的循环网络,上至头皮,下及脚掌,其他脏腑也是如此,它们的网络从头到脚无处不有,所以,中医调养身体注重整体平衡,绝不就事论事,以偏概全。2022-06-20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9:13: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古代中国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与特定的脏腑相对应,中医学认为这是脏腑养生的关键时期。以下是对应关系和最佳养生时段的说明:1. 子时(23:00-01:00)— 胆经当令,适合调养胆脏。2. 丑时(01:00-03:00)— 肝经当令,有利于肝脏的休息与恢复。3. 寅时(03:00-05:00)— 肺经当...

  • 2. 丑时(01:00-03:00):肝经当令,肝藏血,此时应深度睡眠,以养护肝血。3. 寅时(03:00-05:00):肺经当令,人体由静转动,应保持宁静,助于肺脏正常功能。4. 卯时(05:00-07:00):大肠经当令,有利于排泄,应养成早晨排便的习惯。5. 辰时(07:00-09:00):胃经当令,是补充营养的最...

  • 中医学中的时辰与经络的对应关系,是基于古代中国哲学中的宇宙观和生命观。这一理论认为,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界的变化密切相关,人体的十二条经脉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对应,而每日的十二时辰(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则与人体的十二条经脉相对应。1. 子时(23:00-01:00)对应胆经,胆汁在此时推陈出新。2....

  • 9. 戌时(19:00-21:00):心包脏器进入休息状态,而心包经则在此时最为活跃。10. 亥时(21:00-23:00):三焦经发挥作用,协调和调整各个脏腑的功能,以维持身体的和谐运作。以上时间均为北京时间,中医的十二时辰与内脏运行的关系,反映了古代医学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深刻洞察。

  • 8. 酉时(17:00-19:00):肾脏过滤血液,调节水分平衡。9. 戌时(19:00-21:00):心包脏器得到休息,心包经活跃。10. 亥时(21:00-23:00):三焦经当令,三焦协调各脏腑功能。请注意,以上时间均为北京时间。中医的十二时辰与内脏运行关系密切,体现了古人对健康和生命规律的深刻理解。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