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穴位中的太溪穴可以滋阴泻火治牙痛,喉咙痛,有知道的能给科普一下吗?

太溪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常与昆仑穴相配,昆仑是阳跷脉的起点,太溪是阴跷脉的起点,两穴合用,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
太溪归属的肾经的穴位,可以治疗肾经以及与之相表里的膀胱经相关疾病。
主治咽痛,齿痛,咳血,气喘,耳聋,失眠,遗精,阳痿,月经不调,消渴,小便频数,足跟痛,脊痛等。

针刺太溪会经过多层组织,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小腿十字韧带的上方→内踝与眼腱之间。
支配该皮区的神经是隐神经。

着重学习下太溪穴的作用机理及具体运用。①太溪是足少阴肾经五输穴中的输穴,原穴。输穴主体重节痛,原穴主五脏六腑之疾病。
肾精主水。有肾阴肾阳,人身阴阳必得相对平衡,阴阳失调则病症峰起。太溪为肾之原,补之则济其亏损,泻之则泻其有余,故太溪既可治肾气虚所引起的遗精、月经不调、耳聋鸣;又可治阴虚火旺而引起的咽干喉痛、咳血、盗汗、失眠梦多、牙齿酸痛和神经衰弱等。

②鼻出血或牙痛可用拇、食二指在太溪、昆仑二穴同时用力对捏,有较好的即时止血或止痛的效果。
③太溪伍宣肺止咳之鱼际,为治咳喘病之穴对。此伍源自《灵枢》“气在于肺,取手太阴荥、足少阴输”之论。

④太溪佐培中固本之膏育、促生化之源足三里,方名“太溪膏肓三里方”,共奏清热养肺、祛痰止咳之功,而为治咳喘肺痨之用方。
⑤太溪伍照海、手太阴荥穴鱼际,共成滋肾利咽、清退虚火之功,方名“太溪鱼际清咽方”,而用于阴虚火旺之咽炎者。
⑥太溪伍疏通少阳气机、解三焦邪热之中渚、听会、侠溪,方名太溪中渚耳疾方”,主治耳聋耳鸣等证。

⑦目疾伍太冲导厥阴经气下行而降肝火,佐晴明导太阳经气以泄风热,方名“太溪太冲泻肝明目方”,共成滋阴降火、清肝明目之功。
⑧太溪伍神门、三阴交,既济水火,交泰心肾,方名“太溪神门三阴交心方”,为治神经衰弱之良方。
⑨在中风偏枯、小儿脑瘫的治疗中,对肢体偏废者,宗《内经》“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之法,而立“脑瘫太极刺法”。

先取阳经八穴:上肢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下肢环跳、阳陵泉、悬钟、昆仑,意在扶阳气以通经气。
续取阴经六穴:上肢极泉、曲泽、内关,下肢血海、三阴交、太溪,意在益阴血而接阳气。此法可变针法为摩法,为防病健身之功法。
⑩太溪又是针刺麻醉手术常用穴之一,伍内庭、肾俞,名“太溪内庭针麻方”,曾用于针麻臂部肿瘤切除术,今多为治肩周炎、网球肘之用方。
2020-11-18
太溪穴是人体穴位之一,是足少阴原穴。其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太溪穴的主治病症为: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手脚冰冷、穴道刺激疗法治疗掉发等。2020-11-18
太溪穴主要通肾脏,给身体排毒的,刺激太溪穴可以治疗牙痛、喉咙肿痛等。2020-11-18
通过这样的穴位的按摩,能够很好的缓解嗯牙齿疼痛喉咙疼痛的现象,每天坚持按摩半个小时,那么就有一定的效果,可以试一试。2020-11-18
mcxzy 阅读 60 次 更新于 2025-04-04 20:29: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⑤太溪伍照海、手太阴荥穴鱼际,共成滋肾利咽、清退虚火之功,方名“太溪鱼际清咽方”,而用于阴虚火旺之咽炎者。⑥太溪伍疏通少阳气机、解三焦邪热之中渚、听会、侠溪,方名太溪中渚耳疾方”,主治耳聋耳鸣等证。⑦目疾伍太冲导厥阴经气下行而降肝火,佐晴明导太阳经气以泄风热,方名“太溪太冲泻肝...

  • 1、太溪穴:太溪穴一般是位于踝关节和跟腱连接的中间部位,是肾经的穴位,在做局部穴位按摩和穴位针灸治疗,可以达到滋补肾阴作用。2、大墩穴:大墩穴一般是位于甲根边缘2mm处,通过穴位按摩和局部艾灸等方法做治疗,可以有效达到补肾滋阴和调养肝肾等功效。3、三阴交穴:三阴交穴是在内踝尖上三寸位置,一...

  • 太溪穴位于脚踝内侧的凹陷处,是肾经的一个关键穴位。按摩太溪穴可以滋补肾阴,对于治疗肾阴虚导致的各种症状如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有很好的效果。涌泉穴 涌泉穴在脚底心,是足少阴肾经的起点。经常按摩此穴位可以滋阴降火,对于喉咙痛、舌头干燥等症状有缓解作用。同时,此穴位还能帮助调节气血、改善睡眠质量...

  • 按摩以下穴位可以滋阴:1.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最高点以上四寸的位置。按摩此穴位有益于肝肾和脾脏的健康,能滋阴养颜,改善失眠、焦虑等症状。此外,还可促进女性的荷尔蒙分泌,对保养子宫和卵巢有一定作用。解释:三阴交穴是女性保健的重要穴位之一。按摩该穴位可调理女性月经失调等问题,还能促进...

  • 1、太溪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连接的中间点,是肾经上的穴位,属于肾经原穴,具有滋补肾阴的作用。2、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三寸处,胫骨后缘处,脾经上三阴交穴,属于足三阴经的交界处。按摩三阴交穴能滋补足三阴经的阴液,对月经量过少、口干、嗓子干、肝阳上亢、双眼干涩、大便干等,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3...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