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归纳了几种脉象

王叔和归纳了24种脉象。
24种脉象包括:浮脉、芤脉、洪脉、滑脉、数脉、促脉、弦脉、紧脉、沉脉、伏脉、革脉、实脉、微脉、涩脉、细脉、软脉、弱脉、虚脉、散脉、缓脉、迟脉、结脉、代脉、动脉。

《脉经》中所论述的寸、关、尺三部定位脉诊方法以及总结的24种脉象,为我国脉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后世医家继承和发扬。
“24”这个数字不是偶然的,古人通过观察天象,确立了十二月,每隔十五天定立一个节气日,所以有24节气,所以王叔和用“24”这个数字,总结了24种脉象。

《脉经》卷一还引用了《黄帝内经》中黄帝与岐伯的对话,阐述诊脉应该在平旦,因为平旦时分,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均,气血未乱,适合诊脉判断病情。我们现代人体检抽血,都知道要早上空腹去检查,而中医早就提出在早上作诊断检查。
《脉经》卷一还指出,诊脉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身高、胖瘦、脾气缓急特点来进行,比如肥胖的人脉象往往偏沉,急脾气的人脉象偏数。小孩子脉象偏细数,正常成人一呼一吸,脉四至到五至,小孩往往八至。
2022-12-09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5:20: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王叔和归纳了24种脉象。24种脉象包括:浮脉、芤脉、洪脉、滑脉、数脉、促脉、弦脉、紧脉、沉脉、伏脉、革脉、实脉、微脉、涩脉、细脉、软脉、弱脉、虚脉、散脉、缓脉、迟脉、结脉、代脉、动脉。《脉经》中所论述的寸、关、尺三部定位脉诊方法以及总结的24种脉象,为我国脉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

  • 王叔和对脉象进行了系统归纳,总结为24种类型。这些脉象包括:浮脉、芤脉、洪脉、滑脉、数脉、促脉、弦脉、紧脉、沉脉、伏脉、革脉、实脉、微脉、涩脉、细脉、软脉、弱脉、虚脉、散脉、缓脉、迟脉、结脉和代脉。在《脉经》一书中,王叔和详细阐述了寸、关、尺三部脉诊的位置,并将这24种脉象纳入其中...

  • 4.王叔和确立了脉象指下的标准,总结了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24种脉象,并准确描述了它们的不同指下感觉。5.《脉经》整理了古代医学文献中30余种脉名,归纳为24种脉象名称,奠定了脉名种类的基础,成为历代...

  • 西晋医学家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从鱼际至高骨(其骨自高),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故曰三阴三阳。阳生于尺动于寸,阴生于寸动于尺。寸主射上焦,出...

  • 王叔和总结了《内经》、《难经》以及扁鹊、华佗、仲景等医学家的要旨,并结合古代有关脉学的文献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归纳整理了24种脉象,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脉经》将人体脉象归纳为24种,并对每一脉象性状进行了明确描述,还举相似之脉,分八组排列比较。王叔和著成的《脉经》十卷、九十七...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