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不包括哪项

中医基础理论不包括整体学说。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中医理论,即中医基础理论,简称“中基”。它是以天人合一的叁个哲学观的整体理念与辨证论治、相似观(分形观)的循证观点为最大特色的祖国传统医学体系的基础与核心。

中医基础理论的学说主要包括分形阴阳五行学说,藏象五系统学说(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五运六气学说,气血精津液神学说(气:信息-能量-物质学三元-多元说),体质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及养生学说,分形经络说等,其中以藏象学说为核心,信息-能量-物质学说为基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用于指导临床诊疗活动。
2022-11-22
mcxzy 阅读 27 次 更新于 2025-04-17 03:05: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基础理论不包括整体学说。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

  • 气化作用。根据查询《中医基础理论》显示,人体之气的功能:推动与调控作用、温煦与凉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中介作用,不包括气化作用。功能,意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效能。

  • 脏腑理论:中医将人体内脏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并详细阐述了它们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经络理论: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联络脏腑的通路,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3. 病因病机 病因...

  •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的主要内容有:1. 阴阳五行学说 2. 脏腑经络理论 3. 病因与病理理论 4. 养生与防治原则 阴阳五行学说解释: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其中,阴阳学说阐述的是万物的两面性和对立统一关系,如阴阳平衡就是人体健康的状态。五行学说则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来象征...

  • 它是指导中医各学科(包括中药、针灸以及临床各科等)的理论基础。中医学不是纯经验性的医学,它有着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其理论体系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在古代哲学思想影响和指导下并融入了当时自然科学知识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习中医,必须首先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