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腧穴之临床

      五腧穴,是十二经脉各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腧穴。

      即 井、荥、输、经、合。各经的五输穴从四肢末端起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并以水流大小的不同名称命名,比喻各经脉气自四肢末端向上,象水流一样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井:指地下泉水初出,微小而浅。杨玄操〈难经〉注:"山谷之中,泉水初出之处名之曰井,井者主出之义也。"用以形容四肢各经的末端穴。

      荥:指小水成流。《说文解字》:"荥,绝小水也。"杨上善《明堂》注:"水溢为荥,谓十二经脉从指出已,流溢此处,故名为荥。"用以形容位于井穴之后的第二穴。

      输:指水流渐大可输送、灌注。《说文解字》:"输,委输也。"杨上善《太素》注:"输,送致聚也。《难经·八十一难》曰:五藏输者,三焦行气之所留止。故肺气与三焦之气送致聚于此处,故名为输也。"用以形容位于荥穴之后的第三穴。

      经:指水流行经较直、较长。《尔雅·释水》:"直波曰经。"杨上善《太素》注:"经,常也。水大流注,不绝为常。血气流注此,徐行不绝,为之常也。"用以形容位于输穴之后的第四穴。

      合:指水流汇合入深。杨上善《太素》注:"如水出井以至海为合,脉出指井,至此合于本藏之气,故名为合。"用以形容位于经穴之后肘膝关节附近的第五穴。

原:阴经之输并于原”。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中的腧穴之后,既另置一原。胆经——丘墟;肝经——太冲;小肠经——腕骨;心经——神门;胃经——冲阳;脾经——太白;大肠经——合谷;肺经——太渊;膀胱经——京骨;肾经——太溪;三焦经——阳池;心包络同属——大陵。原穴多与络穴配合治疗:病经原穴加表里经的络穴即原络治疗。

      阴经五腧穴顺序为:木火土金水,与常见五行图一致;阳经五腧穴顺序为:金水木火土。以所病经的阴阳属性,来确定穴性五行,指导用穴原则。其中:心包经阴经夏至到冬至为火,木生火,中冲为其母穴。火生土, 大陵为其子;冬至到夏至心包经为水:金生水,间使为金为母,中冲为木为子。

举例:一女同事7月6日颈部三焦经因吹风痛两天,阳经五腧穴顺序为金水木火土,两天为实证,三焦经与心包经相表里故同理,三焦经亦为火:天井为土为其子,实则泻其子,泻天井,支沟为火为其本穴,取此二穴泻法,愈。2022-06-17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4-11-16 22:25: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五腧穴的作用 五腧穴主治病症各有特点:井穴开窍醒神,可用于神识昏迷、心下烦闷;荥穴清泄邪火,可用于热病;腧穴可用于发作性病症、关节痛;经穴可用于喘咳和咽喉病症;合穴可用于肠胃等六腑病症。 医砭» 在线医书» 中华针灸» 五腧穴

  • 五腧穴在中医上应用比较多,五腧穴是十二经经气出入之所,可用于子母补泻(“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配穴法的选穴基础。运用子母补泻要看穴的属性,阴经的井荣输经合按照穴性依次为木火土金水。

  • 其临床应用,《难经·六十八难》曰:“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阴经五腧穴表经脉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手三阴手太阴肺经(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手厥阴心包经(君火)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