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中医方剂“君、臣、佐、使”组成原则并通过临床长期实践证实疗效确切的有效方剂,并按一定的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药物。中成药 历史 悠久,品种繁多,同时中成药剂型随着制药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更多的剂型,主要有丸剂(包括水丸、蜜丸、水蜜丸、糊丸、蜡丸、浓缩丸和微丸)、散剂(如六一散)、膏剂(包括膏滋、药膏、膏药等)、丹剂(如白降丹)、茶剂(如甘和茶)、酒剂(如木瓜酒)、锭剂(如万应锭、紫金锭等)、曲剂(如六神曲)、露剂(如金银花露、荷叶露等)、胶剂(如阿胶、鹿角胶等)、栓剂(如化痔栓)、合剂(如复方甘草合剂)、颗粒剂(冲剂)、膜剂(如口腔溃疡膜)、片剂(包括内服片、口含片、咀嚼片、泡腾片等)、胶囊剂(包括硬胶囊、软胶囊、肠溶胶囊等)、滴丸剂(如藿香正气滴丸)、气雾剂、糖浆剂、注射剂(针剂)等等。因此中成药在使用上有一定的法则:
1.中成药给药时间 :中成药用于治疗疾病,给药时间一般据病情需要尽可能发挥中成药的预防、治疗和保健作用。具体给药时间是:
(1) 补益类中成药 :一般宜吃饭上服用,补阴的中成药可考虑晚上服药。
(2) 镇静安神类中成药 :宜睡前1~2小时服用。
(3) 健胃消食类中成药 :用于开胃的宜吃饭前服;用于消食导滞的宜吃饭后服。
(4) 润肠通便类中成药 :宜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
(5) 泻下中成药 :可入睡前给药,也可据实际定给药时间。
(6) 一般的无特殊规定的中成药 :一日2~3次,于早中晚或饭前30~60min服用。或遵医嘱或详看说明书。
2.中成药给药方法 :中成药给药方法可参照第一节给药途径和方法。但基本上以内服(包括送服、调服、含化、炖服和泡冲等)和外用(包括涂撒、调敷、贴、纳塞、滴、点眼、吹入等)为主,少数也有肌肉注射的。

3.中成药应用原则
(1)必须对证下药: 中成药用于治疗疾病,必须对症下药,应辨证论治,因证制宜,因中成药的药物组成是固定的,虽有注明其特定的功效,但有时并非是固定治疗某种疾病或症状的特效药,它可以一种中成药用于多病多证(症),也可多种中成药同时可用于同一种病证,因此必须对症下药,选择更贴切更有疗效的药物。如滋补肝肾的六味地黄丸是用于肝肾阴虚证的常用中成药,不但可以用于现代的糖尿病、高血压、肾炎,也可用于损容疾病黄褐斑、雀斑等,但必须是肝肾阴虚型的证候才能使用。再如呕吐,若夏季外感风寒内伤食滞的呕吐宜选藿香正气水(或丸、片);若因食积内停的呕吐则选保和丸;若因脾胃虚弱引起呕吐则应该选用香砂六君丸为宜。
(2)必须合理用药: 俗话说 “ 凡药皆有毒,是药三分毒”,因此中成药用于治疗疾病必须严格把握用药指征,严格用药剂量,做到合理用药,避免滥用和泛用。从理论上说合理用药就是要求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而避免或减少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要做到这点首先必须准确诊断,然后才是按证选药,尽量避免包围疗法。
(3)必须按时服药 :为了确保药物剂量和在体内的血药浓度,保证服药后应有的疗效,中成药治疗疾病必须按时服药。一般口服药一日服2~3次,于早、晚或早、中、晚各服一次,或饭前服,或饭后服,或饭时服,或间隔服,或睡前服等,其它特殊病情据特殊服药时间进行按时服用。
(4)必须注意配伍 :中成药治疗疾病也要注意配伍用药,有时当疾病出现复杂症状时,使用一种中成药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利用中成药配伍用药有时可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同时也要注意配伍禁忌,特别是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时更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出现。

(5)必须足够疗程 :药物治疗疾病需要一定的时间,应根据病情来确定疗程。只有达到足够疗程,才能彻底消除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等致病因子,促进人体脏器机能的恢复,达到痊愈的目的。同样中成药用于治疗疾病也必须有足够的疗程和剂量,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不能半途而废,也不能突然停药。有些疾病在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或缓解,但巩固疗效仍需要较长的时间,如突然停药,一方面可使原有病情恶化,另一方面有可能引起药物反跳现象。有的损容疾病,如色斑、脱发等,使用中成药不是一二周就能见到疗效,有时需要长期服药,具有足够疗程才能见到效果的。

【完】

2022-05-22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3:21: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使用原则2】正确掌握用法用量,确保安全用药 对于一些含有毒性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剂量过大,药力过猛,会伤人体的正气,严重的还会威胁到生命。如胆石通胶囊如果超剂量服用,会造成胃黏膜损伤。含乌头类药物的正天丸、金匮肾气丸等,因乌头类中药含有乌头碱等毒性成分,过量服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及...

  • 2.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在使用中成药之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禁忌、适宜人群、对症治疗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便根据自身状况作出是否服用的决定。3. 遵循“中即止”原则。除非医生建议,大多数中成药在病情好转后应立即停药,不宜长期服用。即使是毒性较小的药物,长期积累也可能导致中毒。

  • 【使用原则4】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要适当 如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保和丸、山楂丸和西药胃舒平、小苏打、盖胃平、氨茶碱合用,可造成酸碱失调而失去作用。中成药防风通圣丸、麻杏石甘片、甘草合剂、咳停片等不能与西药降压0号、复方降压片、心痛定、络活喜等同用,以免抵消西药的降压作用。中...

  • 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合并用药时,注意中成药的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一些病证可采用中成药的内服与外用药联合使用。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应遵循主治功效互补及增效减毒原则,符合中医传统配伍理论的要求,无配伍禁忌。谨慎...

  • 1、儿童使用中成药应注意生理特殊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生理特点,选择恰当的药物和用药方法,儿童中成药用药剂量,必须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2、宜优先选用儿童专用药,儿童专用中成药一般情况下说明书都列有与儿童年龄或体重相应的用药剂量,应根据推荐剂量选择相应药量。3、非儿童专用中成药应结合具体...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