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穴位大全图解

人体脚底集合了身体的全部器官,我们将此称为反射区。但反射区并不仅存于脚底,在手、耳、颜面中也有存在。最近,已开始研究一种并不直接治疗身体生病部分,而是治疗对应部分的反射区,令其产生疗效的方法,这就是所谓反射区治疗法。

当然,除了脚之外,手和耳的反射区亦能治疗,但是直到现在全世界的研究仍指出,脚具有压倒性的效果。
身体的整个部分在脚上均有反射区
在此所说的足底反射区,即为身体整个的构造被反射投影,缩小至某一部分。

也就是说头、内脏、肌肉等,身体的全部器官均和脚有密切的关系,而在左右脚的某部位均有反射(对应)的部分。因此,身体某些部位发生病变时,其脚的对应部分也呈现症状。

所以,一般皆认为经由刺激脚的某些部分,即能治疗身体的一些疾病。

我们的双足,和内脏及其它器官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连。而将它们的功能相连接,成为“人”这个有机体的管道,便是“经络”。穴道疗法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医术,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由于治疗方便,疗效显著,目前已经引起世界性的注目。

传统的中医理论中,人体有十四条经络(俗称正经),共365个穴位,和每年的天数相同,以象征“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基本理论。至于后世由实验、证明所陆续发现的新穴,至今已达4000多个,可说是一套极为完备的实用医学。

将人体肝、心、脾、肺、肾等五脏,及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等六腑的活动功能,及相互关系分析归纳成脏腑学说,而五脏六腑各有经络连系通过。加上手厥阴心包经及任、督二脉,便成为十四条经络。

经络是“功能”的传导通路,因此,布满全身,也影响到整个人体,由内而外,从头至脚均在其范围。
脚底穴位按摩方法
方法: 自购脚部穴位图一张。泡一盆热水,水温在60℃左右。把脚在热水中泡5-10分钟后用毛巾搽干。从足底穴位图找出找出胃部﹑甲状腺﹑淋巴腺及肺部等反射区,在每个部位按上1-2分钟,左右脚各按3次。

按摩甲状腺及其它上述反射区乃是非常有效的消脂法,因为甲状腺主要功能乃治疗肥胖症及情绪不安等症状;而按摩胃部可以减少食欲;淋巴腺及肺部等反射区则是帮助增加免疫力及排毒功能。

连续做完一个星期之后,因为人体的整体的循环转好了的关系,身体会觉得比以前轻快,皮肤也会变得漂亮而有光泽。

脚底穴位图解大全及按摩方法
1.如果想美容的话,那就搓按肺(左右都要)和横行结肠-下行结肠-S状结肠,两个部位各按摩5分钟,有排毒的功效!

2.如果有高血压、心脏病等,那就揉按大拇指下的内关节处和心脏处,有疏通血管的功效;

3.如果有经常性头痛、风寒等,那就揉按大拇指内两侧,有加深脑部供氧的作用。

4.如果颈椎-背椎-腰椎-尾椎疾病,那就搓按大拇指下的外侧一点开始到脚躬,注意,不是脚背,也不是脚掌,是脚的内侧部位!有通经络的功效;

5.如果晕车,那就经常揉按无名指和小指指根下1CM;
6.如果孩子厌食,成人食欲不振,那就揉按图所示的胃的部位;可以增强胃液分泌;

7.如果睡觉后,肩膀疼,那就按摩无名指指根出外侧,可以适当扩大范围揉按;

8.肾不好,就按肾,但是力度不能大,否则伤内脏!

足底按摩手法

1单食指扣拳法
按摩者食指关节弯曲,其余四指半握拳,拇指固定在中指上顶住弯曲的食指,以食指中节近侧第一指间关节背侧为施力点,定点顶压。
2单食指勾掌法
按摩者的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二指关节屈曲成90°紧扣于掌心,食指第一指关节屈曲,第二指关节屈曲成45°,食指末节指腹指向掌心,拇指指关节微微屈曲,虎口张大,形成与食指对峙的架势。以食指第一指关节屈曲90°后顶点的拇指侧为发力点。

3双食指刮压法
按摩殾以手食指指弯曲,用双手食指侧缘同时施力刮压。

4拇指指腹按压法
此方法是用拇指指腹为着力点进行按压。
  
5拇指推掌法
按摩者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二指关节微微屈曲,拇指指腹与其他四指相对,虎口张大。以拇指指腹为发力点。

6双拇指指腹推压法
对双手拇指指腹同时用力按压。

7双指钳法
按摩者无名指、小指屈曲紧扣于手掌心,中指微微弯曲后插入被按摩者足趾之间作为衬托,食指第一指关节屈曲90°,第二指关节靠近中指侧面放于准备按摩的反射区上,拇指指腹紧紧按在食指第二关节的拇指侧,借拇指指关节的屈伸动作按压食指第二指关节刺激反应区。
8双指扣拳法
按摩者一手持脚,另一只手半握拳,食指、中指弯曲,以食指、中指的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按摩。

身体的整个部分在脚上均有反射区,在反射区治疗法中,脚具有压倒性的效果。
2022-07-03
mcxzy 阅读 43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0:38: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 1、常做脚底按摩,能缓解人体的疲劳紧张,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下面是脚底穴位图。2、涌泉穴是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推搓涌泉穴能防治各种疾病,尤其是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软、便秘等病效果较明显。

  • 脚底穴位图清晰地展示了脚底的各个穴位分布,从大脚趾到小脚趾,从足跟到足底,每个部位都有其独特的穴位组合。比如,大脚趾的“太冲穴”对于头痛和情绪调节有帮助,脚心的“涌泉穴”则有助于改善睡眠和增强免疫力。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压力,增强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但请注意,虽然脚...

  • 1. 涌泉穴:位于脚底中心,是肾经的重要穴位。按摩此穴可补肾壮阳,对头痛、失眠、咽喉痛等有一定疗效。2. 太冲穴:位于涌泉穴上方,按摩此穴可疏肝理气,对高血压、头晕目眩等有一定疗效。3. 公孙穴:位于涌泉穴周围,按摩此穴可调和脾胃,缓解胃痛、腹胀等症状。二、详细解释 涌泉穴详解:涌泉穴是...

  • 取穴方法: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时,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主治病症: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太白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5. 太溪穴 取穴方法: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时,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主治病症:肾脏病、牙痛、喉...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