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疼刮痧刮哪个部位 刮痧疗法的注意事项

1 痛经肚子疼刮痧部位及方法 一、选穴取穴 1.选任脉的气海、关元、中极穴,可通调气血;
2.足少阴肾经的气穴,可温肾壮阳;
3.足太阴脾经的血海、三阴交穴,可行气活血;
4.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次髎、胞肓、膀胱俞、三焦俞穴,可固本培元。
二、刮痧方法 1.腰骶部
沿脊柱,自上而下由三焦俞穴刮拭至次髎穴,重点加强三焦俞、肾俞、次髎穴。用刮痧板的圆角分别点按胞肓、膀胱俞穴。
2.下腹部
沿腹部正中线,自上而下由肚脐刮拭至耻骨上缘,重点加强气海、关元、气穴、中极穴的刮拭。
3.下肢内侧
用刮痧板的圆角分别点按或刮拭血海、三阴交穴。
三、适应症 在经期前或在行经期间发生腹痛,痛引腰骶,甚至昏厥或其他不适。

2 胃病肚子疼刮痧部位及方法 一、选穴取穴 1.选任脉的中脘穴和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可通调脾胃功能;
2.选足太阳膀胱经的肝俞、胃俞穴,可外散脏腑之热;
3.可选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可和胃降逆、宽胸理气;
4.选手少阴心经的神门穴,可安神止痛。
二、刮痧方法 1.背部
沿足太阳膀胱经走行,自上而下由肝俞穴刮拭至胃俞穴,重点加强肝俞、胃俞穴。
2.腹部
沿腹部正中线,自上而下刮拭上腹部,重点加强中脘穴。
3.小腿前外侧
沿足阳明胃经自上而下刮拭足三里穴。
4.腕部
自上而下刮拭腕部,重点加强内关、神门穴。
三、适应症 适合由于胃肠道功能紊乱,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者。

3 腹泻肚子疼刮痧部位及方法 一、选穴取穴 1.可选任脉的中脘穴,中脘穴是胃经募穴,主治各种消化系统疾病;
2.可选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脾俞、大肠俞穴,前者可补肾阳,后两者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
3.选足阳明胃经的天枢、足三里穴,可健中止泻。
二、刮痧方法 1.腹部
沿腹部中线心口窝自上而下刮拭至脐周,重点刮拭中脘、天枢穴。
2.腰背部
沿足太阳膀胱经走行,由上至下分别刮拭脊柱两侧,重点加强脾俞、肾俞、大肠俞穴的刮拭。
3.小腿外侧
沿足阳明胃经走行,由外膝眼自上而下刮拭,重点刮拭足三里穴。
三、适应症 适用于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便稀、腹痛甚至带黏冻、脓血等症状。
4 湿气重刮痧刮哪里 湿气重虽然可以刮痧,但是刮痧的作用并不大。
因为刮痧是通过刮痧板在特定的部位刮出痧来,这个过程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适合感冒、咳嗽、头晕、中暑、痛经、关节肿痛等症状,并不能够祛湿。
建议采用拔罐、泡脚、汗蒸、运动、食疗等方式来去除体内的湿气。
如果一定想要刮痧的话,可以刮一刮整个背部,包含背部的诸多穴位,如肺俞、心俞、脾俞、肝俞、肾俞等重要穴位,能够调节脏腑功能,辅助健脾除湿。

2023-01-07
mcxzy 阅读 73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9:04: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方法一:用刮痧板的角部在足跟的里、外侧缓慢刮拭,这里是官区,刮的时候寻找疼痛敏感点,再重点刮拭。方法二:用刮痧板垂直按揉食指下第二掌骨桡侧的下腹区,仔细在该区域内寻找疼痛敏感点,并做重点按揉。预防痛经方法 月经前一周,刮拭腰骶部的子宫、卵巢脊椎对应区,能预防痛经。该区域位于腰骶...

  • 肚子疼刮痧可以刮腹部和背部部位。刮痧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刮拭经络穴位来达到排毒、祛湿的效用。对于肚子疼的情况,刮痧可以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1. 腹部刮痧:腹部刮痧主要刮拭腹部的一些经络和穴位,如中脘、下脘等。这些穴位对于调节脾胃功能、缓解腹部疼痛具有一定的效果。刮拭时,可以顺着...

  • 拉肚子刮痧的部位主要是背部脊柱两侧和腹部。刮痧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刮拭经络穴位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对于拉肚子,刮痧可以通过刺激相关的穴位,调整肠胃功能,缓解症状。具体解释如下:1. 背部脊柱两侧:这部分区域对应着人体的五脏六腑。刮拭这一部位,可以刺激到与肠胃功能相关的穴位,有助于...

  • 刮拭穴位:天突至膻中穴,天枢,关元,气海穴。刮拭步骤 1.先刮拭胸部的任脉,即天突至膻中穴。2.以任脉为界分别向左右两侧沿肋骨走行自内而外刮拭。3.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用刮痧板进行刮拭按摩,力度均匀。4.采用角揉法按揉天枢穴,关元穴和气海穴,力度要适中。

  • 在进行刮痧时,从肋骨下角至中极穴下方的骨头上缘,首先从上至下刮拭中间部分,以疏通任脉;接着刮拭右侧,旨在畅通胃经、肾经、肝经;最后刮拭左侧,同样是为了疏通胃经、肾经、肝经以及左侧带脉。此外,还可以采用弧形刮法,即从上方的中间位置按弧形刮至下方的中间位置,先刮内侧再刮外侧,进一步...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