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之脾脏

五脏之脾
  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形如犬舌,状如鸡冠”,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 脾的生理功能:脾主运化,脾主统血。   1.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实际上,脾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脾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脾运化水谷的过程为:一是胃初步腐熟消化的饮食物,经小肠的泌别清浊作用,通过脾的磨谷消食作用使之化为水谷精微(又称水谷精气);二是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三是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而化为气血等重要生命物质。概言之,脾主运化水谷,包括了消化水谷、吸收转输精微并将精微转化为气血的重要生理作用。   (2)运化水湿:运化水湿又称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和转输,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即脾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调节、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脾主运化水湿是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关键环节。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脾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还把人体所需要的水液(津液),通过心肺而运送到全身各组织中去,以起到滋养濡润作用,又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水液,及时地转输给肾,通过肾的气化作用形成尿液,送到膀胱,排泄于外,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脾居中焦,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故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因此,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健旺,既能使体内各组织得到水液的充分濡润,又不致使水湿过多而潴留。反之,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形成水肿。   2.脾主统血:脾主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脉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脾气能够统摄周身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致溢于血脉之外。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气摄血作用来实现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为血帅,血随气行。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能摄血;气旺则固摄作用亦强,血液也不会逸出脉外而发生出血现象。反之,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化源不足,则气血虚亏,气虚则统摄无权,血离脉道,从而导致出血:由此可见,脾统血,实际上是气对血作用的具体体现,所谓“脾统血者,则血随脾气流行之义也”(《医碥·血》)。2012-06-03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4:52: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五脏六腑是传统中医对人体内重要器官的统称。五脏包括: 心脏:心藏神,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和意识思维。 肝脏:肝藏魂,主疏泄,调畅气机,与情志活动密切相关。 脾脏:脾藏意智,主运化,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 肺脏:肺藏魄,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治节。 肾脏:肾藏精与志,主藏精,主生...

  • 五脏六腑是人体各器官的总称,其中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指的是小肠、胆、胃、大肠、膀胱和三焦。下面进行 五脏的解释:1. 心: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主要功能是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维持生命活动。2. 肝:肝脏具有解毒、代谢、分泌胆汁等功能,是人体内的主要代谢器官。3. 脾:脾脏是...

  • 五脏六腑的功能 1. 心脏 心脏支配血脉,与肝有密切关系。心也支配神气,因此心脏疾病容易导致健忘和失眠等精神问题。2. 肝脏 肝脏疾病会导致血虚和血滞,反之亦然。一个健康的肝脏能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3. 脾脏 脾脏负责吸收食物营养并输送到全身。脾脏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消化能力下降和营养不...

  • 1. 心脏:是身体的中心脏器,主血脉,负责推动血液在全身循环。2. 肝脏:主疏泄,负责调节全身的气机,并主藏血,有解毒的功能。3. 脾脏:主运化,负责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并统血。4. 肺脏:主气,司呼吸,调节全身的水液代谢。5. 肾脏: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同时负责排毒。六腑:1. 胆腑:...

  • 调理脾脏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简述:首先,每天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其次,按摩小腹,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旋转20次,这种简单的运动能够有效地调动脾的功能。再次,食疗也很重要,建议多吃黄色和甘甜味的食物,如小米、番薯、玉米、南瓜和黄豆等,这些都是滋养脾胃的佳品。除了以上...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