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如何中医辨证治疗?

天气转凉,又到了感冒的多发季节,感冒是临床上常见外感疾病,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外邪乘虚侵袭所致,主要有风寒、风热两大证,细分为暑湿、气虚、凉燥、温燥、阴虚感冒等等。下面就分别讲讲这几种分型的特点和治疗要点。

风寒感冒表现为怕冷明显,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咽干,痰色稀白,舌苔白。治法宜选择辛热解表用药,比如:感冒清热颗粒,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或轻症;感冒软胶囊:适用于风寒感冒重症。苏黄止咳胶囊:风邪犯肺,咳嗽、咽痒、呛咳、无痰或痰少;宣肺止咳合剂:风邪犯肺,咳嗽、咽痒、鼻塞流涕、咯痰、恶寒发热。通宣理肺丸/口服液:风寒感冒咳嗽,咯痰不畅,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明显,怕冷轻,流黄涕,口渴,咽痛,舌苔干或薄黄。治法宜选择辛凉解表,比如:连花清瘟颗粒、双黄连颗粒/口服液:适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桑菊感冒片:适用于风热感冒初起。症见头痛、咳嗽、口干、咽痛。抗病毒口服液:适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微恶风、有汗、口渴、流浊涕、咽喉肿痛、咳吐黄痰。清热解毒口服液:适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风热感冒。症见发热面赤、烦躁口渴、咽喉肿痛。

暑湿感冒表现为发热,微恶风,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胸闷泛恶纳呆,大便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腻。治法清暑祛湿解表,比如:藿香正气水、软胶囊:适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气虚感冒表现为:恶寒发热,自汗恶风,咳痰无力,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年老或多病,面色晄白,舌淡苔白。治法宜选择益气解表。

阴虚感冒表现为:身热,微恶风寒,头晕,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治法宜滋阴解表。

时行感冒表现为:起病急骤,高热,恶寒,头痛咽痛,咳嗽,肌肉酸痛,舌质红,苔黄。治法宜祛邪解表。用药宜选择:莲花清瘟胶囊、板蓝根颗粒、金花清感等。

平时大家还是要注意保暖、勤洗手,避免出入人多聚集场所,对于感冒,预防重于治疗。

(复兴门社区 陈雨静 图片来源于网络)2022-07-11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1:34: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对于体虚感冒的应对方法主要包括针对不同体质类型的感冒进行辨证施治,主要分为气虚、阳虚、血虚、阴虚四型,具体治疗方法如下:一、气虚感冒 症状:恶寒、发热、体倦乏力、气短懒言等。治疗方法:益气解表,扶正败毒。方剂:参苏饮、人参败毒散化裁,基本方包括党参、苏叶、柴胡等。根据具体症状,可加...

  • 舌光红或苔少,脉细或细数。治疗方法:滋阴解表,疏风宣肺。常用方剂为加减葳蕤汤化裁。需注意,以上方剂均为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临床上,以上各型可合并出现,应详细辨识,随证遣药。

  • 二、阳虚感冒 阳虚感冒的患者平时自汗怕冷,容易感冒,尤其是天冷时。治疗时,应扶阳解表、散寒疏邪,可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玉屏风散等方剂。这些药物能够温补阳气,散寒解表,帮助身体恢复健康。三、血虚感冒 血虚感冒多见于素体血虚和产后、失血之人。治疗时,应养血解表、疏风散寒,可选用葱白七味饮...

  • 舌红少苔。治法宜滋阴解表。时行感冒表现为:起病急骤,高热,恶寒,头痛咽痛,咳嗽,肌肉酸痛,舌质红,苔黄。治法宜祛邪解表。用药宜选择:莲花清瘟胶囊、板蓝根颗粒、金花清感等。平时大家还是要注意保暖、勤洗手,避免出入人多聚集场所,对于感冒,预防重于治疗。(复兴门社区 陈雨静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中医治疗风寒型感冒的原则是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患者可以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时茶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兼有内热便秘的症状,可以考虑使用防风通圣丸。值得注意的是,风寒型感冒患者应避免使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药物,因为...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