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募穴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念 3 俞募穴的应用 附: 1 古籍中的俞募穴 1 拼音 shù mù xué
2 概念 俞募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聚集输注于胸背部的特定穴。
俞穴位于背腰部, 故又称"背俞穴"。背俞穴全部分布于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 即后正中线旁开1.5寸,其上下排列与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背俞穴主要依据接近某脏腑的部位来命名,如肺俞、心俞等。
募穴位于胸腹部,故又称"腹募穴",其位置大体与脏腑所在部位相对应。募穴不一定分布在脏腑所属经脉上,分布于任脉者为单穴,分布于其它经脉者一名二穴。
十二背俞穴表

五脏 背俞 六腑 背俞 肺 肺俞 大肠 大肠俞 肾 肾俞 膀胱 膀胱俞 肝 肝俞 胆 胆俞 心 心俞 小肠 小肠俞 脾 脾俞 胃 胃俞 心包 厥阴俞 三焦 三焦俞 十二募穴表
两侧 正中 脏腑 募穴 募穴 脏腑 肺 中府 膻中 心包 肝 期门 巨阙 心 胆 日月 中脘 胃 脾 章门 石门 三焦 肾 京门 关元 小肠 大肠 天枢 中极 膀胱 3 俞募穴的应用 俞募穴是脏腑之气所输注、结聚的部位,最能反映脏腑功能的盛衰,故可用于诊治相应脏腑的疾病。俞、募穴局部出现的各种异常反映如敏感、压痛、结节、凹陷、出血点、丘疹及温度、电阻变化等,常被用来诊察相应的脏腑病症。如肺癌患者肺俞穴常有压痛,气管炎患者膻中穴多有压痛,肾俞穴出现结节、压痛者,常可辅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
由于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阴病行阳,阳病行阴。因此在治疗时应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即属于阴性的病症(脏病、寒证、虚证),可以取治位于阳分(背部)的背俞穴;属于阳性的病症(腑病、热病、实证),可以取治位于阴分(胸腹部)的募穴。
古籍中的俞募穴 《针灸集成》:[卷一]募穴 络膀胱此三经无募矣五脏六腑之病(必取门穴海穴俞穴募穴而治之)《针灸集成》清·同治十三年廖润鸿公元18...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五·脾胃部口]口苦 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奇病论胆募穴在腹部期门下五分,胆俞穴在背部第十一椎下两旁相去...
《外科大成》:[卷四不分部位大毒]内痈总论 夫痈肿生于背外者。看俞穴。而内痈生于腹内者。则看募穴矣。宜各随募穴以分其经。如其穴隐隐痛而不已。视其...
《针灸大成》:[卷九]东垣针法 。不下者,取之三里、章门、中脘。因足大阴虚者,于募穴中导引之,于穴中有一说,腑俞去腑病也。胃虚而致太...
《针灸聚英》:凡例2022-10-25
mcxzy 阅读 43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5:57: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俞募穴,是内脏腑气在胸背部的集中交汇点,因其能反映脏腑功能的强弱,常用于诊断和治疗相应脏腑疾病。背俞穴主要分布在背部的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沿后正中线旁开1.5寸,其排列与脏腑位置相对应。例如,肺俞对应肺脏,心俞对应心脏。募穴则位于胸腹部,名称源自其与脏腑位置的对应关系,如肺募为中...

  • 俞穴,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腰背部的穴位;募穴,位于胸腹部,故又称为“腹募穴”。由于背俞穴和募穴都是脏腑之气输注和会聚的部位,在分布上大体与对应的脏腑所在部位的上下排列相接近,因此,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病证。扁鹊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

  • 募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募穴可治疗相关脏腑证,尤多用于治疗六腑病证,常与背俞穴配合使用。概念:十二募穴在胸腹部的位置,与相关脏腑在...

  • 人体特效穴位之背俞穴与募穴是一部深入研究和实用的中医针灸与推拿教材。它详尽探讨了这两种穴位的起源与发展,从理论到实践,涵盖了广泛的范畴。书中首先介绍了背俞穴的渊源,阐述了它们与人体脏腑的紧密联系,以及与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概念的关系。针对操作,书中有详细的针灸和推拿指南,包括定位...

  • 1.俞募穴表 2.十二募穴记忆口诀:(颜之推敲原创) 肺府心巨脾门章,大枢小元心包膻。 肝期肾京焦石募,胆月膀极胃中脘。 3.临床运用: (1)俞、募穴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病变,如肺之疾患取肺俞,胃之疾患取胃俞。 (2)治疗与对应脏腑经络相联属的组织器官疾患,如目疾、筋病选肝俞,耳疾选肾俞。 (3)...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