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穴在人的哪个部位

【俞穴】 也叫“腧穴”或“输穴”。即广泛地指穴的总称,也即穴的别名。 五 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或足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注为俞」 。也就是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逐渐淮集输注到更大的水渠一样。全身 十二经各有一个俞穴,又称“十二俞穴”,其名称是: 肺 -- 太渊 大肠 -- 三间 心包 -- 大陵 三焦 -- 中渚(音“煮”) 心 -- 神门 小肠 -- 后溪 脾 -- 太白 胃 -- 陷谷 肝 -- 太冲 胆 -- (足)临泣 肾 -- 太溪 膀胱 -- 束骨
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腰背部的俞穴,称为背俞穴。 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背俞穴全部分布于背部足太阳经第一侧线上,即后正中线(督脉)旁开1.5 寸处。背俞穴与相应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见图)。 俞穴除治疗相应脏腑病外,还可治疗与该脏腑有相关联系的五官病、肢体病。背俞穴常和募穴配伍,治疗脏腑病。 经穴分类名。 ①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一些特定穴位。如肺俞、心俞、肾俞、膀胱俞等。脏腑有病时其相应背俞穴往往出现异常反应,如敏感、压痛等;而刺灸这些穴位,又能治疗其相应脏腑的病变。 ②专指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等五脏之背俞穴(见《灵枢·背腧》)。 ③泛指背、腰、骶部穴位(见《针灸资生经》)。2010-06-01
【俞穴】 也叫“腧穴”或“输穴”。
即广泛地指穴的总称,也即穴的别名。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或足部。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注为俞」。也就是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逐渐淮集输注到更大的水渠一样。全身 十二经各有一个俞穴,又称“十二俞穴”,其名称是:
肺 -- 太渊
大肠 -- 三间
心包 -- 大陵 三焦 -- 中渚(音“煮”)
心 -- 神门
小肠 -- 后溪
脾 -- 太白
胃 -- 陷谷
肝 -- 太冲
胆 -- (足)临泣
肾 -- 太溪
膀胱 -- 束骨

参考百度百科2010-05-31
在后背旁开1.5寸2010-05-18
心俞穴的按摩手法和位置

2020-12-26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9:13: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五 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或足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注为俞」 。也就是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逐渐淮集输注到更大的水渠一样。全身 十二经各有一个俞穴,又称“十二俞穴”,其名称是: 肺 -- 太渊 大肠 -- 三间 心包 -- 大陵 三焦 -- 中渚(音“煮”) 心...

  • 膀胱出于至阴,至阴者,足小趾之端也,为井金;溜于通谷,通谷,本节之前外侧也,为荥;注于束骨,束骨,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俞;过于京骨,京骨,足外侧大骨之下,为原;行于昆仑,昆仑,在外踝之后,跟骨之上,为经;入于委中,委中,腘中央,为合,委而取之。足太阳也。胆出于窍阴,窍阴...

  • 《类经·人之四海》中提到,腧穴又称输穴、俞穴,也有叫穴位、穴道或孔道的。按照中医的基础理论,人体的穴位具有三大作用:它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的施术部位。穴位具有“按之快然”、“驱病迅速”的神奇功效。然而,穴位的实质究竟是什么?

  • 头部穴位(背面):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哑门穴、完骨穴、风池穴、天柱穴。头部穴位(侧面):太阳穴、下关穴、客主穴、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3、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鸠尾穴、巨阙穴、中脘穴、水分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气舍穴、俞府穴、或中...

  • 穴位,即穴道,又称腧穴、气穴、孔穴、砭炙等,是人体精气营血等机能物在经脉循行过程中的聚集、灌注和传输部位。穴位主要位于人体表的凹陷处,分布在十二经路及脏腑八大脉中。有“经穴”、“络穴”和“经外奇穴”或“阿是穴”等分类。在14经脉线上有365个穴位,分为井穴、募穴、郗穴、络穴、俞穴、...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