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药的时间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有以下6个方面: 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2.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在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药,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3.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 4.空腹服: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具有泻下作用的汤药也亦如此,以增强药效。 5.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膈病等,服药后宜仰卧;有头、口、耳病等,服药后宜去枕而卧;有左右两肋病症时,服药后应按药性的升降作用选择睡姿,如药性升发,应择健侧卧,如药性沉降,应择患侧卧。 6.隔夜服:主要是指驱虫药,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1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重病应不拘时间尽快服药或频服(每隔1-2小时服一次),慢性病则要按时服药。 总之,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以尽量发挥药物的预防、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为原则。2014-04-22
一天之中什么时间喝中药是最好的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中药的服药时间对疗效有着重要的影响。餐前服药通常在饭前30至60分钟进行,适用于治疗肝肾虚弱、肠胃疾病以及腰以下部位的病症。胃部空的状态下,药性能够更好地渗透,直接与消化道粘膜接触,迅速进入肠道,提高吸收率,减少胃内食物对药效的稀释。餐后服药则是在饭后15至30分钟内服用,适用于心肺胸膈、胃...
通常情况下,中药的服用时间是在早饭前半小时和晚饭后半小时。这样的安排有利于药物吸收,减少对胃部的刺激。不过,如果需要一天服用三次,那么具体的服药时间还需要咨询医生,以确保药物效果最佳。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中药都适合饭前或饭后服用。例如,可乐加生姜熬制的饮品并不具备治疗感冒的功效。这种饮...
中药的服用方式通常依据药方和药物特性而定,但一般而言,日一剂,分三次服用,即早、午、晚各一次。服用时间建议在早饭前、中午和晚饭后,这样有助于药物更好地被吸收和利用。通常情况下,不需要停药几天,只要你能承受并遵循医嘱,持续服用是可行的。中药并非像西药那样,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停药休息。
一天中服用中药的时间,一般在早上八点和晚上八点比较好。一般病人最好日三次。中药较为苦涩,对身体有较为温和的调理作用,常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若能较好的把握服用中药的时间,通常能更好的发挥中药的疗效。一般情况下,中药一天服用两次,为保证中药的药力作用均衡、药物浓度适中,常常采用对服的方式...
服用中药的时间应该因人、因病、因药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对于大部分的人群,一天喝三次中药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在上午9点左右、下午3-4点、晚上8-9点进行服用,对于中药的吸收最有利。如果是补气、补血的药物,服用的人胃肠功能正常,没有明显的胃肠疾病,可以考虑在清晨...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 草药治失眠多梦的下午是饭前吃好,还是饭后吃好? 16次阅读
- 中医不把脉根据症状可以看好病吗 164次阅读
- 看中医远程视频问诊可靠吗? 158次阅读
- 中药哪几个时间段喝的药效最好,最易吸收? 4次阅读
- 想要改善失眠多梦的中药什么时候吃好? 13次阅读
- 治疗失眠多梦的中药是什么? 6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