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热,身热口苦,怎么调理?

脾胃湿热,中医病证名,病位在脾、胃,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胃运化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
常见于湿阻、霍乱、泄泻、痢疾、鼓胀等病证之中。
症状: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
中医治疗:
1、清热利湿,芳香化浊。
药方:茵陈、滑石、黄芩、藿香、连翘、白蔻仁、木通、厚朴、菖蒲等加减。
2、清热化湿,辟秽泄浊。
药方:黄芩、桅子、滑石、省头草、半夏、通草、黄连、吴茱萸等加减。
3、热利湿,攻下逐水
药方:知母、厚朴、枳壳、半夏、陈皮、茯苓、猪苓克、滑石、甘草等加减。

饮食调理:
1、绿豆30克,煎汤频饮,能除暑热,利小便。
2、冬瓜汤:冬瓜500克煮汤三大碗,分服,能清热利湿。
3、西瓜绞汁频饮,能清暑利尿。
另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夏季不能过于贪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消除潮湿。
2022-07-07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15 23:24: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调理方法 1、素炒苦瓜:取新鲜苦瓜约200克,切成丝后先用开水焯一下以去除苦味,然后放入油锅中炒至九成熟,最后加入盐和味精调味。2、红豆薏米粥:将红豆和薏米各30克加水炖煮30分钟,取100毫升液体再熬煮30分钟,将两次的液体混合均匀后饮用。3、多吃蔬菜:适量食用带有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藿香等有...

  • 1、清热利湿,芳香化浊。药方:茵陈、滑石、黄芩、藿香、连翘、白蔻仁、木通、厚朴、菖蒲等加减。2、清热化湿,辟秽泄浊。药方:黄芩、桅子、滑石、省头草、半夏、通草、黄连、吴茱萸等加减。3、热利湿,攻下逐水 药方:知母、厚朴、枳壳、半夏、陈皮、茯苓、猪苓克、滑石、甘草等加减。饮食调理:1、...

  • 若湿热下痢,多选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若出现黄疸症状,则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通过这些药物的运用,可以有效缓解脾胃湿热的症状。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食肥甘,保持清淡饮食,以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综上所述,治疗脾胃湿热,需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方剂,并结合饮食调理,以达到最佳的...

  • 调理脾胃湿热需从生活多方面入手。首先,应减少生冷食物的摄入,因多数水果偏寒,不利于身体健康。建议多食用温热性食物,如牛肉、羊肉等,并在烹饪时加入生姜,以改善寒痛及口臭状况。体内湿热的症状包括嗓子疼痛、喉咙有痰难咳、夏季或湿热天气时全身黏腻易汗等。不同人群均可能出现湿热症状,儿童多...

  • 脾胃湿热的临床表现有:胃脘疼痛,脘闷灼热、嘈杂,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身重肢倦,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方药:清中汤加减。方中黄连、栀子清热燥湿;制半夏、茯苓、草豆蔻祛湿健脾;陈皮、甘草理气和中。湿偏重加苍术、霍香燥湿醒脾;热偏重加蒲公英、黄芩清胃泄热...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