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中药调理药方 湿气重吃什么中药调理

1 白扁豆 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化湿,减肥,洁面润肺。
适应病症:慢性湿疹,皮炎,肥厚性皮肤病,荨麻疹,脾虚食少便溏或泄泻,妇女脾虚湿浊下注,白带过多。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10-20g,健脾止泻宜炒用。
注意:白扁豆含有毒性蛋白,生用有毒,故研磨服宜慎用。

2 车前子 车前子性微寒,味甘,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效: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
适应病症:湿疹,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丘疹性荨麻疹,小便不利,水肿,带下,目昏花。
配伍应用:本品有清热渗湿之效, 故皮肤科配伍用于湿疹,脂溢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如配白术,茯苓健脾利湿;治小便不利水肿,与茯苓,猪苓,泽泻同用,或配茯苓,白术,炒薏苡仁,山药和肤质,肉桂等治脾肾虚之水肿。
注意:凡内伤劳倦,阳气下陷,肾虚滑精及无湿热者慎服。

3 地肤子 地肤子性寒,味辛,苦,归肾,膀胱经。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适应病症:风疹,湿疹,疮癣,皮肤瘙痒,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手足癣,小便不利,淋漓涩痛,阴痒带下。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
应用配伍:本品善于清利湿热止痒,去皮肤积热,尤其适宜于湿热毒所致的皮肤瘙痒,用于湿疹,湿疮,风疹瘙痒,常与白鲜皮,蛇床子,荆芥等煎水外洗;配伍猪苓,泽泻,车前子可清利下焦热,利湿止痒,治湿疹,疱疹性皮炎,荨麻疹等。

4 白鲜皮 白鲜皮性寒,味苦,归脾,胃,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适应病症:湿热疮疹,多脓或黄水淋漓,肌肤湿烂,皮肤瘙痒,扁平疣,黄褐斑,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面黑不净。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6-10g。
应用配伍:本品为 治疗皮肤病之要药,皮肤科常用于风邪或湿热引起的皮肤病如皮肤瘙痒,丘疹性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常与地肤子相须而用。

注意:虚寒者忌服。

2022-12-19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7:46: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茯苓:茯苓是中医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能有效帮助排出体内湿气,改善因湿气引起的舌苔厚重等症状。在煎药时,应遵循医嘱,适量加入茯苓。2. 白术:白术是另一种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药材,通过煎煮成汤药后适量饮用,可以改善因湿气重导致的身体虚胖等问题。白术可与茯苓搭配使用,以增强去湿效果。3. 人...

  • 1. 薏米红小豆粥 - 薏米在中药中被称为“薏苡仁”,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有益气、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的功效。- 赤小豆入心,能补心养血,久服可令人瘦,有减肥的作用,同时具有消肿、利水、健脾胃的效果。- 将薏米和赤小豆熬成粥,能更好地为人体吸收其有效成分,同时不增加脾胃负担。

  • 1. 茯苓丸 茯苓丸具有利湿祛水的功效,适用于湿气内蕴所致的肢体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其成分中的茯苓能够增强体内水液代谢,促进湿气的排出。2.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是一种健脾祛湿的中药方剂。湿气重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参苓白术散通过健脾益气,促进水湿运化,达到祛湿的效果。3. 草药调理 针对...

  • 1 湿气重吃什么中成药 1参苓白术丸 成分: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枣。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2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

  • 身体里湿气重可以吃祛湿中药。湿气是中医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体内水液代谢失常所产生的病理状态。湿气重的人常感到身体沉重、乏力、食欲不振等。针对湿气重的情况,可以选择服用一些祛湿的中药。1. 利湿中药:利湿中药能够帮助体内排出湿气,常见的有茯苓、泽泻、车前子等。这些药物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